①习画多年,成一代画匠,也许并非难事,要做一代画师,却实非易事。匠者学技,师者求艺。
②技在笔锋墨彩里藏,如林中阳光、草尖露水,只要花足够多的时间,遍地皆可寻见。艺在广阔天地间、万事万物里,像轻拂而过的凉风,可感可触,却难觅芳踪。艺立于技的基础之上,却自有其独特的生态。
③求艺,仅凭业内功夫还不够。宋人彭乘在《墨客挥犀》中说:“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①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晴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短短数行,切中要害,值得细品。
④画花画猫非难事,画出花与猫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独特神韵,却不是光在画界下苦功夫所能达成的。此艺非技,须在画界之外求得。在界内苦学再久,用功再深,也难得艺上身。
⑤苏轼曾在一篇文章中讲僧维真画人像,道理也一样。僧维真画曾鲁公,起初不得要领,画的人像怎么看都没感觉。然而,只在画中人额上添上三道皱纹,作抬头仰视状,便极为相似。若是找不到“眉后三纹”,再怎么使劲,都难绘出曾鲁公的神韵。捕获到这“三纹”,不是画技,而是观察之功。
⑥画龙,点其睛,龙就活过来了;画人,捉其神,人就跃然纸上。人的神韵在何处?画谱里找不着,古画里也寻不见,一切皆在画界之外。
⑦真正的画师,成竹在心,不会老惦记画谱,拘泥于画法。只有画匠在画技上斤斤计较,原地打转,转不出大气场和大格局。
⑧诗家有云:功夫在诗外。画亦如是,功夫在界外。推而广之,哪行哪业不是这样呢?
⑨界内学技,成一匠之功,依法依规,有理有据,但终难成趣;只有在广阔的界外,摸爬滚打,下足功夫,方能攀登艺之高峰。
⑩何为界外?眼光、气度、感情、品性和德行等,诸如此类,是一根根无形的线,牵引着艺人朝着光明而去。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1期,有删改)
【注】①披哆:张开。
14. 下列关于“界外功夫”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 是指画谱画法之外的各种功夫。
B. 是指绘画技术之外的观察功夫。
C. 是指各行各业立于技之上的诸如眼光、气度、感情等方面的功夫。
D. 是指画师所具备技之上的诸如眼光、气度、感情等方面的功夫。
15. 作者既然说第⑤段中故事与第③段中的故事“道理也一样”,为什么还要再写呢?(4分)
16. 结合下面一段文字,说说你对文中“技”和“艺”关系的理解。
法布尔被默忒林克赞为“昆虫的荷马”,其所著《昆虫记》被作家雨果称为“昆虫的史诗”。这些赞誉首先源于法布尔科学娴熟的野外观察和实验方法,以及他高超的写作技巧。当然,不仅仅如此,还源于他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对自然万物的欣赏与赞美等因素的加持,这些都给严谨的学术著作《昆虫记》注入了灵魂和生气。(4分)
答
14C 根据“画亦如是,功夫在界外。推而广之,哪行哪业不是这样呢”“何为界外?眼光、气度、感情、品性和德行等,诸如此类,是一根根无形的线,牵引着艺人朝着光明而去”可知“界外功夫”应该是指各行各业立于技之上的诸如眼光、气度、感情等方面的功夫。故选:C
15、二者论述的道理虽然一样,但是一个画猫,一个是画人,事例更加充分,有力地论述了中心论点。
16、文中的“技”可以理解为法布尔的高超的写作技巧。此艺非技,须在界之外求得,“艺”可理解为法布尔在运用高超技艺的同时给严谨的学术著作《昆虫记》注入的灵魂和生气。
相关阅读
1 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着陆方式是
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着陆方式是 ① 。这种方式比较简单,成本低,但只能满足重量小的火星探测器软着陆要求,且着陆精度不高。美国机遇号火星车采 【查看全文】
2 没有背影的父爱阅读答案没有背影的父爱 ①对于父亲,我一直想写却不敢写。也许是他对我的爱不轻易言表的缘故吧。五一的时候我没有回家,父亲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还说到表叔打儿子,打得很凶,最后 【查看全文】
3 回首4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巨量需求回首4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巨量需求,成就了无数技能劳动者,他们应时代所需,也创造了时代。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 【查看全文】
4 潮声阅读答案-陆颖墨潮声 陆颖墨 三十晚上的月亮升起时,大潮已经退下了。几个不值班的兵赶海回来,给厨房送了一大堆石板鱼、海螺什么的,还有一条不小的章鱼。会餐餐桌上的香味是可想而知的了开饭 【查看全文】
5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青年的人类关怀不能仅停留于头脑中的“①”,只有主动作为、练就过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青年的人类关怀不能仅停留于头脑中的①,只有主动作为、练就过硬本领,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谱写世界发展的新篇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 【查看全文】
6 材料一: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材料一: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 宋代的郭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