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人逐渐淡化了唐代文人那种渴望对外建功立业的热情和雄心,越来越多地将生活和精神纳入书斋、庭院及对日常平淡生活的欣赏追求,加之宋代党争不断,文人宦途浮沉无常,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淡化了他们积极用世的志向,进一步塑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沉潜向内的审美趋向。浏览唐诗,诸如“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之类轻视读书生活的诗句俯拾即是,而宋代文人则凸显出对书斋生活的喜爱和沉溺。苏轼自谓夜晚“常以三鼓为率,虽大醉归亦必披展至倦而寝”;欧阳修青少年时因家贫无书可读,便“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
宋代文人不仅勤读乐读,而且纵观博览,像王安石“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本草》乃至诸小说,无所不读”;沈括“于天文、方志、律历……,无所不通”。著名学者王水照先生认为,宋代士人的身份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大都是集官僚、文士、学者三位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其知识结构一般比唐人淹博融贯,格局宏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他们普遍存在的读书热情分不开的。
宋代文人士大夫的诗词创作从题材到内容也普遍呈现出静观自省、内向收敛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大量隐逸诗词以及描写日常生活题材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与唐代文人孟郊进士及第后发出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狂喜之言相比,宋代文臣寇准却在其诗作中发出了“不爱朝衣换布衣”的呼声;陆游在《真珠帘》中亦称“自古儒冠多误,悔当年,早不扁舟归去”。宋代是一个重用和优容文人的朝代,文人理应将积极入仕列为人生的首要选择,然而宋代文人虽然并没有放弃科举功名,大多数人也在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但在他们的价值取向及意识深处却凸显出浓厚的隐逸情怀,“隐逸上升为与出仕具有同等价值的人生抉择”。
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其审美趋向势必影响着时代的文化风貌。在中国历史上,宋代向以学术之繁盛、科学之发达为学人津津乐道,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钱穆先生认为宋代政府贫弱,国力虽远不及唐王朝强大,但“社会学术之盛,则唐亦不能媲美于宋”。宋代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文化和科学极为繁盛的时代,固然与宋代“以儒立国”的国策息息相关,但亦与宋代士大夫所凸显出来的自省内敛、沉潜向内的审美趋向紧密相连。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士大夫沉潜向内的审美趋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唐代文人渴望建立外在事功的人生理想不同,宋代文人喜欢在“庭院深深”中营造个人精神家园,审美追求是内敛的。
B.宋代党争频发,文人宦海沉浮,进而使宋代文人士大夫逐渐将精神纳入书斋、庭院及日常生活,形成沉潜向内的审美趋向。
C.宋代文人读书广博,王水照先生认为,他们知识结构一般比唐人淹博融贯、格局宏大,这是宋代士人身份的一个显著特点。
D.宋代是一个重用文人的朝代,但宋代文人并未将积极入仕作为人生的首选,而是将其与隐逸视为具有同等价值的人生选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提出观点以后,先分析形成原因,接着介绍该审美特点的表现,最后论述其影响,这样论证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B.文章从读书热情、诗词创作两个方面阐述了宋代文人内向审美的具体体现,列举大量实例,内容丰富、有较强的说服力。
C.文章在阐述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趋向特点时,很注重与唐代文人进行对比论证,使读者可以有更加清晰、鲜明的认识。
D.文章采用钱穆先生的观点,这体现宋代政府贫弱的同时,也突出了宋代文化科学的繁盛,是为了避免人们片面化的认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较于开放外倾的李唐王朝,赵宋王朝呈现出来的则是重武轻文、相对封闭的时代特征,也影响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趋向。
B.在静中求乐的书斋化生活中,宋代文人极力追求并享受人生的乐趣,也激发了他们读书的激情,造就了他们宏大的格局。
C.宋代隐逸诗词以及描写日常生活题材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体现了宋代文人在诗词创作方面静观自省、内向收敛的特点。
D.宋代士大夫所凸显出来的自省内敛、沉潜向内的审美趋向,使得宋代学术繁盛、科学发达、文化繁荣,为历代学人称道。
答
1.B.“宋代党争频发,文人宦海沉浮,进而使宋代文人士大夫逐渐将精神纳入书斋、庭院及日常生活”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宋代文人逐渐淡化了唐代文人那种渴望对外建功立业的热情和雄心,越来越多地将生活和精神纳入书斋、庭院及对日常平淡生活的欣赏追求,加之宋代党争不断,文人宦途浮沉无常,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淡化了他们积极用世的志向,进一步塑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沉潜向内的审美趋向”可见,“宋代党争不断,文人宦海沉浮”是“进一步塑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沉潜向内的审美趋向”,而不是“使宋代文人士大夫逐渐将精神纳入书斋、庭院及日常生活”。
2.D.“文章采用钱穆先生的观点,这体现宋代政府贫弱的同时,也突出了宋代文化科学的繁盛”错误,其目的不是为了体现“宋代政府贫弱”“避免人们片面化的认知”,而是为了通过其国力贫弱而学术极盛来来论证“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趋向势必影响着时代的文化风貌”。
3.C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A.“赵宋王朝呈现出来的则是重武轻文、相对封闭的时代特征”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宋朝建立后既采取了‘崇文抑武’、‘以儒立国’的治国方略”可见,并非“重武轻文”,而是重文轻武。
B.“宋代文人极力追求并享受人生的乐趣,也激发了他们读书的激情,造就了他们宏大的格局”错误,原文第三段说的是“‘其知识结构一般比唐人淹博融贯,格局宏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他们普遍存在的读书热情分不开的”,其中并没有“追求并享受人生的乐趣,也激发了他们读书的激情”的论述,也并非“造就”,而只是有很大程度上的关联。
D.“宋代士大夫所凸显出来的自省内敛、沉潜向内的审美趋向,使得宋代学术繁盛、科学发达、文化繁荣”强加因果,原文最后一段只说“宋代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文化和科学极为繁盛的时代……亦与宋代士大夫所凸显出来的自省内敛、沉潜向内的审美趋向紧密相连”,只是关联密切,并非唯一原因。故选C。
相关阅读
1 材料一: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
材料一: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 宋代的郭熙 【查看全文】
2 没有背影的父爱阅读答案没有背影的父爱 ①对于父亲,我一直想写却不敢写。也许是他对我的爱不轻易言表的缘故吧。五一的时候我没有回家,父亲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还说到表叔打儿子,打得很凶,最后 【查看全文】
3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青年的人类关怀不能仅停留于头脑中的“①”,只有主动作为、练就过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青年的人类关怀不能仅停留于头脑中的①,只有主动作为、练就过硬本领,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谱写世界发展的新篇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 【查看全文】
4 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着陆方式是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着陆方式是 ① 。这种方式比较简单,成本低,但只能满足重量小的火星探测器软着陆要求,且着陆精度不高。美国机遇号火星车采 【查看全文】
5 潮声阅读答案-陆颖墨潮声 陆颖墨 三十晚上的月亮升起时,大潮已经退下了。几个不值班的兵赶海回来,给厨房送了一大堆石板鱼、海螺什么的,还有一条不小的章鱼。会餐餐桌上的香味是可想而知的了开饭 【查看全文】
6 回首4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巨量需求回首4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巨量需求,成就了无数技能劳动者,他们应时代所需,也创造了时代。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