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在五育中,劳动教育被一些老师认为很重要,也最难,但一度不被重视,您觉得这个难题的症结在哪?
于漪:从事教育的人,秉承正确的理念是最重要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什么是最根本的、必须要抓住的问题?答案很明确,要做到“两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对一个人来说,接受教育就是脱离愚昧的开始,而对国家来说,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所以,教育的目标说到底就是要“出人”——我们既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精尖人才,也需要一大批综合素质良好的普通劳动者。
如果教育工作者能站在国家层面、对人才有全局的思考,那么就会意识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性:德智体美劳必须全面发展,为学生将来茁壮成长打下基础。但坦率地说,这既是基础教育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地方,因为人才培养的成效是在几十年后才慢慢显现的,需要老师有足够的定力和韧性。
文汇报:可否请您具体谈谈今天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困难的原因表现在哪?
于漪:劳动为什么如此重要?我觉得,今年以来的战“疫”就是最好的教材。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不仅广大医护人员以生命相许,就连一些只有十几岁的孩子也一家一家地去送菜。记得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时,大家都在网上看直播。天上有北斗助力、精准“导航”施工,地上则有大量挥着铁锹的一线劳动者。这所有的人,都是用辛勤的劳动,在守护生命、守护大众健康。
可以说,正是创造性劳动和普通人力劳动的紧密结合,才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奇迹。这场疫情防控战也是一个真实的课堂,告诉我们所有的人:在新时代的今天,劳动的价值,劳动给人带来的光荣感、崇高感依旧。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回过头来观察今天学校的劳动教育,之所以在推行过程中困难重重,可能跟我们将劳动分等级有关。
文汇报:记得您当初在第二师范学校当校长的时候,一个脏乱凋敝的校园在您手里变成了花园,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可否谈谈当时你的想法?
于漪:当时这所学校处于比较特殊的时期,正在百废待兴之时。要把学校办好,校风、教风、学风很重要。可以说,要抓好这“三风”,劳动是起很大作用的。当时在我们学校,种什么树、什么花,都是经过师生讨论后、我们自己动手种的。在深入参与校园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学生们增长了知识,同时也接受了美的教育,增强了体质,还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力。我们的学校从一个最初凋敝、满是黄土的校园,到后来成为上海第一个“全国花园单位”,就是每个师生一起劳动的成果。我想,这也是最好的劳动教育,让同学们有成就感、获得感,在实践中体悟劳动创造一切。当然,光做这些是不足以改变学生的。为了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果实,杜绝浪费,学校也在管理制度上做出改进。比如,针对女生一两饭吃不饱、二两饭又吃不下的情况,学校面向女生推出的1.5两饭;还规定对“光盘”的班级进行表彰。
文汇报:您有一句名言,“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可否给老师们一些建议?
于漪:我一直说,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工作,必须占领三个“制高点”。
一是要有战略高度。教师决不能“短视”,不能只看眼前不顾长远,教育工作事关民族的未来。
二是要有时代高度。今天的孩子见多识广,接收信息、知识的渠道比过去多得多,老师如果不与时俱进,不加紧学习,又怎么能让孩子心服口服?
三是在跟基础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的比照中,体现中国教育的高度。我们要比的不是个人的志气,而是民族的自尊、志气。我们有大体量的学校,学生规模庞大,因地制宜办出中国教育的经验、书写中国教育的辉煌,广大人民教师的心里一定要有这个意识。
(摘编自于漪访谈《理想就在岗位上,信仰就在行动中》《文汇报》2020年9月6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析劳动教育不被重视的症结时,于漪认为首先要解决理念问题,对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的目标要有正确的认识。
B.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的重点与难点,人才培养不可急功近利,但实际情况是教育者缺乏足够的定力和韧性。
C.回答《文汇报》的第二个问题时,于漪认为,劳动等级化的观念今天依然存在,这正是学校劳动教育困难重重的原因。
D.于漪认为,在与先进国家的比照中,我们要比出民族的尊严与志气,而非个人志气,这是教师应当有的战略高度。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汇报》作为权威的主流媒体,针对教育的重大问题,力求通过谈话找准症结,解决问题,给教育者提供有效的指导。
B.于漪作为教育家,关心国家民族命运,谈话既有战略的高度,更有具体的经验措施;既有敏锐的思维,也充满人文情怀。
C.《文汇报》引入于漪在第二师范学校当校长时管理经历的话题,意在告诉读者,德智体美劳五项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D.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落实,是《文汇报》和教育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今年疫情阻击战为教育者带来深刻启示。
6.从于漪管理第二师范学校的经历,我们可以了解到劳动教育有哪些意义?请简要分析。
答
4.A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教育者缺乏足够的定力和韧性”错误,说法太过武断,结合原文“人才培养的成效是在几十年后才慢慢显现的,需要老师有足够的定力和韧性”可知,对话者仅指出定力与韧性的重要性,并未对现状进行评价。
C.“将劳动等级化的观念今天依然存在”“这正是学校劳动教育困难重重的原因所在”错误,说法太绝对。原文是“之所以在推行过程中困难重重,可能跟我们将劳动分等级有关”,原文说的是“可能有关”。
D.“这是教师应当有的战略高度”张冠李戴,原文是“跟基础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的比照中,体现中国教育的高度。我们要比的不是个人的志气,而是民族的自尊、志气”,与其他国家的比照属于“中国教育的高度”,而非“战略高度”。
故选A。
5.C.“意在告诉读者德智体美劳五项教育不可分割”错误。《文汇报》引入于漪在第二师范学校当校长的相关话题,目的在于引起对“落实到教育教学层面,具体要怎么做,如何见成效”等问题的思考。
6.①劳动对于学校风气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②五育不可分割,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在其它几方面也会有所发展。③要让学生深度参与劳动,有成就感、获得感,在实践中体悟劳动的价值。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于漪认识到“要把学校办好,校风、教风、学风很重要。可以说,要抓好这‘三风’,劳动是起很大作用”,她的具体做法是“当时在我们学校,种什么树、什么花,都是经过师生讨论后、我们自己动手种的。在深入参与校园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学生们增长了知识,同时也接受了美的教育,增强了体质,还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力。我们的学校从一个最初凋敝、满是黄土的校园,到后来成为上海第一个‘全国花园单位’,就是每个师生一起劳动的成果”,可见,劳动在学校的“三风”中起到很大作用。由此概括为:劳动对于学校风气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于漪认为“德智体美劳必须全面发展,为学生将来茁壮成长打下基础”,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德智体美劳”五育必须全面发展,这样,学生才能茁壮成长。由此概括为:五育不可分割,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在其它几方面也会有所发展。
于漪认为“我们的学校从一个最初凋敝、满是黄土的校园,到后来成为上海第一个‘全国花园单位’,就是每个师生一起劳动的成果。我想,这也是最好的劳动教育,让同学们有成就感、获得感,在实践中体悟劳动创造一切”,学生在劳动中体悟到很多东西,由此概括为:要让学生深度参与劳动,有成就感、获得感,在实践中体悟劳动的价值。
相关阅读
1 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着陆方式是
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着陆方式是 ① 。这种方式比较简单,成本低,但只能满足重量小的火星探测器软着陆要求,且着陆精度不高。美国机遇号火星车采 【查看全文】
2 回首4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巨量需求回首4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巨量需求,成就了无数技能劳动者,他们应时代所需,也创造了时代。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 【查看全文】
3 没有背影的父爱阅读答案没有背影的父爱 ①对于父亲,我一直想写却不敢写。也许是他对我的爱不轻易言表的缘故吧。五一的时候我没有回家,父亲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还说到表叔打儿子,打得很凶,最后 【查看全文】
4 潮声阅读答案-陆颖墨潮声 陆颖墨 三十晚上的月亮升起时,大潮已经退下了。几个不值班的兵赶海回来,给厨房送了一大堆石板鱼、海螺什么的,还有一条不小的章鱼。会餐餐桌上的香味是可想而知的了开饭 【查看全文】
5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青年的人类关怀不能仅停留于头脑中的“①”,只有主动作为、练就过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青年的人类关怀不能仅停留于头脑中的①,只有主动作为、练就过硬本领,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谱写世界发展的新篇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 【查看全文】
6 材料一: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材料一: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 宋代的郭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