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今年全国两会有关鼓励生育的提案数量与往年相比大幅增加,截至目前,相关提案已

发布时间: 2022-04-29
材料一:
今年全国两会有关鼓励生育的提案数量与往年相比大幅增加,截至目前,相关提案已超20份。这些提案充分体现出整个社会对于低生育率的关注和普遍焦虑。
凤凰网财经对话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
以下内容摘自凤凰网财经与梁建章对话内容:
凤凰网财经:2021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仅有1.15,这个数字准确吗?1.15代表了什么?对整个社会有怎样的影响?
梁建章:去年国家公布的2020年总和生育率是1.3,而去年年初的新生儿数量从1200万下降到了1060多万。按这个数据推算的话现在总和生育率应该就是1.15。这其实是非常震撼的一个数字。
凤凰网财经:以目前的政策力度来说想达到日本的1.4和1.3都是比较困难的?
梁建章:对,在人口预测报告里,未来的人口生育率基本取决于我们鼓励生育的力度。如果真的要想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就要拿出GDP的2%-3%鼓励生育。换算到中国的GDP绝对数就是几万亿。
凤凰网财经:我们真的有这样的实力拿出1%-2%解决生育问题吗?
梁建章:一般来说生育率偏低的国家都会拿出国家的GDP的百分之几来鼓励生育。中国是个资源、财力非常雄厚的国家。而且中国人特别愿意为未来投资,从我们世界最高的的储蓄率、投资率就可见一斑。
其实国家可以用鼓励生育的方式刺激内需,让有孩的家庭投资孩子的未来,这样既能解决中国消费不足的问题,也可以消化很大一部分投资的需求。这说明中国恰恰是当今世界上最有能力或者财力投资未来孩子的。
凤凰网财经:现在压在育龄女性身上的三座大山分别是:经济负担重、年龄大和没人带孩子。我们最近也看到您和任泽平等几位学者一起发表了《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在生育成本方面有什么样的研究成果?
梁建章:中国的生育成本几乎是世界上最高的。中国的生育成本相比于其它国家高主要在于两点:
一是中国的教育成本比较高。在10年义务教育之外,托儿所设施建设以及中学和大学的国家福利不足,也就是学龄前和高等教育的财务成本相对较高。
另外,中国家长择校和升学的焦虑程度应该是全球最高的,现在无论是中考、高考,还是考研的压力都很大,补课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对家长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跟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育儿福利相对较少,因为我们刚刚从计划生育转成完全开放,还没有推出鼓励生育的政策,而其它国家都拿出GDP的1%、2%、3%,最多甚至拿出4%来鼓励生育。
以上这两点导致中国现在的生育成本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是最高的。
(摘编自凤凰网财经《对话梁建章:如何打消生育焦虑?鼓励生育为何这么难?》)
材料二:
在5月11日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中,最显眼的数据笔者认为有两个,一个是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数已经达到了18.7%,另一个是家庭规模缩小,平均每户只有2.62个人。从这两个数据可以反映出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人口的后继乏力,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按照专家的话来说,我拟国家应该尽快彻底放开生育限制,最起码应该先放开三胎生育。那么问题来了,就算是全面放开生育政策,我们年轻人会提升生育意愿吗?
针对上面的问题,笔者觉得年轻人很难提升生育意愿,究其原因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患有“生育焦虑症”,这不是局限在大城市的个别现象,而是一个不分地域的普遍现象,所以很明显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那么什么是“生育焦虑症”呢?其实就跟工作焦虑症是一个道理,就是因为预期生孩子可能给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性,使得人们纠结于是否要进行生育的一种心理状态。造成生育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笔者认为有两个因素是最重要的,一个是生孩子的经济考量,另一个则是年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针对上面造成生育焦虑的两个主要因素,我们分别来探讨,首先是生孩子的经济考量,主要有这么几点,分别是医疗成本、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即使是一胎都会让他们的日子过的“紧巴巴”,如果要是来个二胎,可想而知如果要是小夫妻双方的父母不接济,真的是无法承受,所以“生育焦虑”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除开经济问题之外,我们还不能忽视当代年轻人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当今社会早已不是那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时代,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是现代年轻人的正常生活状态。生育小孩对于宗族观念比较淡化的今天,实际上来说并不是年轻人的生活必选项,有很多的人,并不愿意为了生育小孩而放弃自己相对小资的生活品质。对于这一点我们无可厚非,更不能强加干预。
所以综上所述,年轻人的“生育焦虑症”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在家庭经济成本上,“没钱养小孩”“生活品质与生育成本不可兼顾”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笔者觉得不应该把生育率与社会发展不匹配的问题,都抛到年轻人身上,毕竟大家肩膀能扛的责任都差不多,与其抱怨年轻人思想“太野”,不如整个社会一起想想办法,“如何让年轻人增收,如何让养育小孩减负”,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百度新闻《看了人口普查数据,就能知道中国人的“生育焦虑”到底有多严重》)
材料三: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低于2020年的8.5%。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生育政策,但结果仍不容乐观,人口出生率不断创新低。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党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丁金宏建议,减轻生育、养育、教育等方面的成本,尤其可以从缓解教育焦虑入手,缓解生育焦虑。
结合各方面数据来看,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和生育水平如今都达到了历史较低水平,总和生育率远低于更替水平。丁金宏表示,三胎放开政策后,很多人表示“生得起、养不起”。从专业研究角度,生育率是一个长期缓慢调整的过程,需要重视,但也要避免过分的焦虑。
(摘编自澎湃新闻《丁金宏:建议从缓解教育焦虑入手,解决生育焦虑》)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021年中国人口总和生育率是1.15,这个数字是根据2020年总和生育率和2021年新生儿数量计算出来的。
B.中国目前的鼓励生育的力度,需要不断加强,特别是在财政上中国政府的支持力度远远少于GDP的2%-3%。
C.国家拿出GDP的百分之几来鼓励生育,既可以缓解生育焦虑,又可以解决消费不足问题、消化很大一部分投资需求。
D.即使国家彻底放开生育限制,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提升生育意愿,特别是生活成本比较高的大城市,这个现象尤甚。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021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15,这是非常震撼的一个数字,说明中国总人口数量的增加还是格外令人感到震撼的
B.中国生育成本高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的育儿福利较少,这与中国刚刚结束计划生育政策,没有推出鼓励生育的政策有很大关系
C.中国的教育成本比较高,中国家长择校和升学的焦虑程度全球最高,这两点导致中国现在的生育成本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是最高的。
D.当代年轻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传宗接代观念的淡薄,是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国家和社会应该加强舆论的批评和引导。
6.当前社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对于生育的普遍焦虑。请结合以上材料谈一谈如何缓解生育焦虑。(6分)


4.D
【解析】“生活成本比较高的大城市,这个现象尤甚”错.现在的年轻人生育意愿低,并不是局限在大城市"的个别现象,而是一个不分地域的普遍现象。
5.B
【解析】A.“中国总人口数量的增加还是令认感到格外震撼的”错,“这是非常震撼的一个数字”是指的生育率的下降。C.“这两点”在文中是指“中国的教育成本比较高”和“中国的育儿福利相对较少”。D.“国家和社会应该加强舆论的批评和引导”错,材料二指出“对于这一点我们无可厚非,更不能强加干预”。
6. ①国家加大财政上对教育的投入,降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成本,制造政策级解家长择校和升学的焦虑。
②国家通过个税、福利等"实在“措施,增加年轻人收入,减轻养育小孩的负担,提升年轻人的生活品质。③针对压在育龄女性身上的三座大山“经济负担重”“年龄大”“没人带孩子”,要落实好产假、育儿假,缓解生育焦虑。
④加大生育补贴力度,进一步发挥生育津补贴激励作用,鼓励年轻人生育孩子。



相关阅读
1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阅读答案-潘悦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潘悦 ①对很多人来说,诗歌并不陌生。从语文课堂上的诵读,到综艺节目里的比拼,每个人都可以在凝练的笔触中感受深沉的情怀,在传神的语句里捕捉真挚的情感。 【查看全文】

2 夜航灯阅读答案-袁省梅

夜航灯 袁省梅 ①在晚上的寒风中,路边的店门都关上了,我在空荡荡的街上慢慢走着,尽量的,挨着街灯走。在我四十二年的生命中,好像是没有比这些日子更喜欢灯光了。走到一个卖 【查看全文】

3 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

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人和人之间的精力差别,有时候可以大到离谱。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新研究表明,精力差别的原因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

材料一: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中国流感防控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中国建立了72小时内筛查鉴定152种已知病毒和147种已知病原细 【查看全文】

5 多余一句话阅读答案

多余一句话 佚名 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 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 【查看全文】

6 材料一: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

材料一 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它的发热量是汽油的2.8倍。作为新能源,氢不仅是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优质燃料,而且也是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