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起陇西〉看历史剧的风向》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22-10-15
如今的历史剧,一度被观众认为不再是熟悉的扮相,剧情拖垮、对白新潮、史感消失,打着历史的旗帜,却不知道风朝哪个方向吹。被现代风情过度填塞,是当下历史剧被诟病的主要原因。剧与史的尴尬割裂,是历史剧处在理性消费与感性消费两难处境的反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杨家将》《岳飞传》等历史剧演绎英雄传奇。话本故事虽与历史真实背离,却无损历史的崇高。戏剧化演绎的历史故事培植了几代人朴素的英雄情怀和梦想。与英雄同路使普通人期待历史的偶遇和命运反转,激发了普通人向历史而生的超越意识。戏剧的舞台、似是而非的英雄、降维的历史知识,普罗大众从中把握了自身所需的人生律动。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三国演义》《雍正王朝》等历史大剧兴起。亦步亦趋追随正史,剧情统摄于正史中,创作分寸得体。发乎情止乎礼的风格,温柔敦厚的人物设计,中规中矩的艺术渲染,维护了历史的道统和教化。岁月的沧桑与观众的历史期待吻合,这一时段历史剧被观众称为正剧。
随着个体审美意识增强,2010 年之后迎来了《甄嬛传》《琅琊榜》等宫斗剧、阴谋剧的浪潮。庭院深深的宫廷取代历史江河,权力游戏代替了历史大事记,女主的历史性成长近似“杜拉拉升职记”,现代职场经历与历史经验有了诡异的交点。历史被新生活的光芒照射,有了新的景观,历史的厚度能满足每个穿越时间窄门的探猎者。
《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风起陇西》开启了历史剧另一个路径,悬疑、解惑开辟了历史剧的另一种方式。原著作者马伯庸认为,“历史呈现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些不完全的片段与表象……我的工作,是从一句微不足道的史料记载或一个小小的假设出发,把散碎历史片段连缀成完整的链条。”
知识的在场、事件的闭合、意义的救赎,是一部历史剧主要构成要素。历史知识不仅为事件制造发生的现场,还为杂乱的记忆廓清了源头。知识的细密精准考究,可以击穿现实限制,走入另一个体系完备,秩序井然的未知世界。故事的发生依靠“讲述一个故事,描述一个故事,思考一个故事”。而延伸历史故事是为意义的救赎,但只有获取完整的过去才能赎救。虽然《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等剧架空历史,但没有放弃历史之问:追问历史悲情之下的普通人的快乐内涵, 衡量“不良人”的生命重量,探寻游荡漂浮的小人物冒险卫国的意义。尽管价值支点有些勉强, 但对每个曾经存在的生命表达了致敬,不让那些默默无闻的生命遗弃在历史的荒原上。正史中往往有众多“恒星时刻”,人们记住的也只是那些创造千秋功业的恒星。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恒星”无法照亮的黑暗才是真正的生活空间。展示如蝼蚁般的普通人如何在“恒星”的背影中、在时间的碾压下倔强地活着,记录小人物沉重的呼吸和悲凉的声音,也应当是历史剧不能忽视的,因为这也是历史真相的一部分。
(摘编自雷军《从〈风起陇西〉看历史剧的风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现在的历史剧剧情拖垮,对白新潮,用现代风情掩盖历史真实,这些弊病使历史剧在感性与理
性消费中陷入两难。
B.《岳飞传》这类历史剧演绎的故事培植了几代人朴素的英雄情怀和梦想,大众可从中把握自身所需的人生律动。
C.随着个体审美意识的增强,2010 年之后《甄嬛传》等剧集的热播,历史在新路径的阐释下有了新的景观。
D.历史剧有多种创作路径和方式,比如《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的悬疑、解惑就是创作者开辟的另一个路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指出当下历史剧存在的问题,并具体分析了当下历史剧被指责嘲骂的 主要原因。
B.文章第二段使用“虽……却……”,一分为二地分析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历史剧的历史教训,论述严谨。
C.文章对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创作的历史剧给予了充分肯定,所列举的历史大剧有助于证明观 点的正确性。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来论述历史剧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情况,层次井然,其中宫斗剧、阴谋剧这部分论述最详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现在,历史剧经历了多重变化,在此过程中,人们对历史剧的评价褒贬不一。
B.中规中矩的、维护历史道统和教化的历史正剧比历史知识降维、英雄人物似是而非的历史剧 更好。
C.历史知识是历史剧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它提供了事件的发生现场,也有助于廓清杂乱记忆 的源头。
D.历史剧既要塑造那些创造千秋功业的“恒星”,也要塑造那些蝼蚁般的小人物,因为小人物也是历史真相的一部分。



1.A(强加因果,曲解文意。前后两句不存在因果关系,剧史割裂是历史剧处在理性与感性消费中两难的主要反映。)
2.C(A项,“并具体分析了当下历史剧被指责嘲骂的主要原因”错误,第一段没有具体分析,只是简要概述。
B项,“一分为二地分析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历史剧的历史教训”错误,是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历史剧的客观评价。
D项,“宫斗剧、阴谋剧这部分论述最详细”错误,此部分与其他部分的论述详略差不多。)
3.B(于文无据。文中没有对“中规中矩的、维护历史道统和教化的历史正剧”与“历史知识降维、英雄人物似是而非的历史剧”哪个更好进行比较。)



相关阅读
1 《心灵的篝火》阅读答案-张海迪

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 【查看全文】

2 作文与运思阅读答案-朱光潜

作文与运思 朱光潜 ①作文章通常也叫做写文章,在西文中作家一向称写家,作品叫做写品。写须用手,故会在中文里有眼高手低之说。这种语文的习惯颇值得想一想。到底文章是作的还 【查看全文】

3 《基因编辑“造人”可以开绿灯了?》阅读答案-张田勘

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近日发布报告说,在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条件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伦理上可接 【查看全文】

4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 )的文物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的文物,躺在展柜柔和的灯光里,迎接着八方来客近观远望、打量端详。这种静态展示中的文物,其实是中国故事被动的讲述 【查看全文】

5 材料一: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

材料一: 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 【查看全文】

6 中国天眼 阅读答案

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