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家看全球国宝,足不出户云游世界各地博物馆,在技术的助力下享受云端视觉盛

发布时间: 2022-10-28
材料一:
“在家看全球国宝,足不出户云游世界各地博物馆,在技术的助力下享受云端视觉盛宴,真是太棒了!”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发起的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活动近日举行,16个国家级博物馆的馆长在线介绍馆藏特色珍品,累计吸引约2亿中外观众在线“走进”文化宝库。受疫情影响,云上展览、在线直播等成为博物馆与公众交流的新方式。
作为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活动的倡议方,中国国家博物馆采用8K拍摄、制作,大屏呈现文物细节,通过AR、动画,全程5G直播带给观众沉浸体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在直播中为全球观众讲述陶鹰鼎、伏羲女娲像立幅、针灸铜人等馆藏珍品。“希望通过网络平台向世界展示博物馆的文化魅力,让全球观众在线感受文化赋予的力量。”中国国家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此次活动为“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博物馆长久合作共赢提供新的思路,并推动博物馆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利用。
近年来,在中国各大博物馆的建设中,各种新媒体和虚拟现实手段齐上阵,直播已成文博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这件气势非凡的铜鼎,是安徽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铸客大鼎,它的体积在全国所有出土的大鼎中是较大的。”安徽省博物馆日前使用一款AR魔镜进行直播。山西博物院则推出文物数字化展览“壁画的平行世界——狄仁杰带你探北朝”,以“无实物、场景化、重交互”的独特风格,带领观众开启北朝社会、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探索之旅。“科技对公众体验的改变是翻天覆地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教研室余开亮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科技在博物馆中的运用,可以给公众带来高清、立体、互动、虚拟等诸多新型体验。
(摘编自李雪钦《博物馆“网上秀”趣味多》)
材料二:
日前,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敦煌文物的保护目前已经从抢救性保护进入预防性保护。他介绍,在石窟内,工作人员应用科技手段,对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实施了全面监控。一旦数值超标,工作人员可从电脑系统看见相应红灯亮起。旅游管理人员会及时暂停该窟的开放,让它“休息”。
避免“健康”文物因环境变化“生病”,也是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刘成和他的团队近10年来重点研究的课题。他们参与研发的“恒湿洁净高气密展柜系统”,让蒲松龄纪念馆的纸质文物“住”进了配有气体净化装置和控湿装置等的高气密沿墙展柜,避免了因空气湿度和颗粒物浓度波动造成的纸质文物老化,也让馆藏文物在展示的同时依然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摘编自刘喆《科技助力文物保护,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材料三:
2020年是紫禁城建城600周年。这座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恢弘宫殿,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营造思想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华礼乐文明及其悠久历史的物质载体。故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主要体现于此。不过,面对600岁的故宫,更值得我们思考的,可能是最近6年来故宫所发生的变化。
关心文化热点的人或许记得,2013年故宫第一次面向公众征集文化产品创意,举办了以“把故宫文化带回家”为主题的文创设计大赛。从那时开始,“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等萌萌哒的文创产品,渐渐吸引了人们的关注,故宫在公众眼中的形象悄然改变。此后,故宫再接再厉,作出了开设夜场和元宵灯会,设立地方主题分馆,进驻天猫开网店等一系列“脑洞大开”的新颖创意之举。《我在故宫修文物》《谜宫·如意琳琅图籍》《故宫里的大怪兽》、“千里江山特展”、故宫美妆、“皇帝的一天”App等爆款文化产品和活动,更让故宫深度触网,频频刷屏、登上热搜。就这样,600岁的故宫越活越年轻,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年轻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摘编自胡一峰《故宫的6年与600年》)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本次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活动的举行,提供了“后疫情时代”全球博物馆合作共赢的新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B. 安徽省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院的做法充分说明各大博物馆通过运用各种科技,能够为公众带来不同于线下实物参观的新型体验。
C. 敦煌石窟的工作人员通过技术手段对石窟内微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监控,避免“健康”文物因环境变化“生病”。
D. 故宫在最近6年的时间里积极与流行时尚元素结合,使自己从厚重的历史符号成为网络热门,充满活力。
6. 以上三则材料针对博物馆这一对象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6分)


4. D 【解析】D.张冠李戴。原文是行李牌、折扇等文创产品渐渐吸引了人们的关注,而非故宫。
5. A 【解析】A.“提供了”错误。原文中国博物馆负责人“期待”此次活动能够为全球博物馆长久合作共赢提供新的思路,而非“提供了”。
6. (共6分。一点2分,意对即可)
①材料一侧重于报道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体现了“后疫情时代”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②材料二侧重于报道对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保护,提供了博物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范例。③材料三侧重于报道文化创意对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性,突出了博物馆长效发展的新思路。



相关阅读
1 材料一: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

材料一: 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 【查看全文】

2 作文与运思阅读答案-朱光潜

作文与运思 朱光潜 ①作文章通常也叫做写文章,在西文中作家一向称写家,作品叫做写品。写须用手,故会在中文里有眼高手低之说。这种语文的习惯颇值得想一想。到底文章是作的还 【查看全文】

3 中国天眼 阅读答案

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 【查看全文】

4 《基因编辑“造人”可以开绿灯了?》阅读答案-张田勘

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近日发布报告说,在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条件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伦理上可接 【查看全文】

5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 )的文物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的文物,躺在展柜柔和的灯光里,迎接着八方来客近观远望、打量端详。这种静态展示中的文物,其实是中国故事被动的讲述 【查看全文】

6 《心灵的篝火》阅读答案-张海迪

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