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出良药,中医显身手。从应用“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到采取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等防疫做法,中医药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有效防止患者从轻症转为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作用更突出。
抗疫,让全社会经历一次科学的洗礼。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防控知识科普遍地开花、 ,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科学常识逐渐变成人们日常习惯。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 ,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合乎逻辑、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18.①向死而生(百折不挠) ②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③蔚然成风(蔚成风气)
19.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
20.引用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①内容上强调科学的意义,论证了科学是人类对抗疫魔,战胜恐惧最有力的武器的观点,权威更有说服力;②表达上增添文采,使语言生动活泼,增强感染力。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此处指面对强大疫情,人类因之更乐观,更有毅力,可填“向死而生”“百折不挠”。向死而生:意指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百折不挠:也说百折不回。形容意志坚强,屡受挫折而不屈服。
②此处指防控知识科普人人都知道,可填“家喻户晓”或近义词“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尽皆知。
③此处说“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的好的风气形成,就会更好应对风浪,可填“蔚然成风”或近义词“蔚成风气”。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混淆条件关系,“只要……就……”改为“只有……才……”。“科学防治”是“找到对症的方子’、看清病毒的‘样子’、走对防控的‘路子’”“缺少不得”的必要条件,不是“有了就够”的充足条件。
二是语序不当。看清病毒的“样子”,才能找到对症的“方子”,进而走对防控的“路子”。三者有先后逻辑顺序;另外,上文三组句子,也是从研究病毒、寻找药方、防控策略三个角度展开,要与之相呼应。
2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作为结尾段,有总结全文的作用。此处承接上文的科学防疫,引用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来进一步强调科学的意义,“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强调论证了科学是人类对抗疫魔,战胜恐惧最有力的武器的观点,权威更有说服力;
表达上,“不朽荣誉”“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不安全感”等语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既增添了文采,又使语言增强感染力,读来令人信服。
相关阅读
1 《基因编辑“造人”可以开绿灯了?》阅读答案-张田勘
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近日发布报告说,在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条件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伦理上可接 【查看全文】
2 作文与运思阅读答案-朱光潜作文与运思 朱光潜 ①作文章通常也叫做写文章,在西文中作家一向称写家,作品叫做写品。写须用手,故会在中文里有眼高手低之说。这种语文的习惯颇值得想一想。到底文章是作的还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材料一: 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 【查看全文】
4 中国天眼 阅读答案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 【查看全文】
5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 )的文物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的文物,躺在展柜柔和的灯光里,迎接着八方来客近观远望、打量端详。这种静态展示中的文物,其实是中国故事被动的讲述 【查看全文】
6 《心灵的篝火》阅读答案-张海迪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