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中的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学艺术中的典型一经产生,常常能够广泛流传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但是,文学艺术典型的根本意义,不在于代表性,而在于通过具有一定艺术成就的形象,来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本质规律的某些方面。
什么是文学艺术的典型呢?恩格斯指出:“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这句话,把典型的基本含义极其充分地阐述出来了。文学艺术中的典型,都同时是一定的单个人,那就是说,典型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不同于科学,它不是通过一般的形式来说明个别;而是相反的,通过个别的形式来反映一般。一般是共性,是规律性,文学艺术必须反映这种共性和规律性,但它不是通过一般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将之总结为某些定律、公理或公式;它是通过个别的生活的具体形式,通过作者所塑造的单个的人物形象,来把这一共性和规律性反映出来。例如阿Q,他是一个典型,反映了辛亥革命时中社会中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反映了当时农民某些方面的本质命运,但是同时他又是一个阿Q,一个个别的独一无二的阿Q。
典型都是单个的人,单个的形象,但这里所说的“单个”,不是绝对的纯粹的“单个”,而是黑格尔所说的“这个”的那种“单个”,它虽然是单个的,但却反映了普遍的规律,反映了共性。正为这样,所以作为单个的形象的典型,才具有巨大的思想认识的意义。塑造了典型形象的文学艺术能够像科学一样,帮助读者认识真理、发现真理,帮助读者掌握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从而帮助读者改造周围的环境,推动历史的前进。
因此,通过个别反映一般。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反映普遍的社会规律,是典型的基本特征。凡是反映了社会生活本质规律的某些方面,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的艺术形象,我们都称为典型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就是阶级斗争。揭示阶级斗争的本质规律,是典型的艺术形象最根本的任务。而阶级性,也就成了阶级社会中文艺典型形象的根本特征。任何一个阶的文学艺术,他们塑造典型形象,都是从他们的阶级立场和观点出发的,因此,都具有他们那个阶级的阶级性。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自然要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来塑造无产阶级的艺术典型了。
(摘编自蒋孔阳《典型、典型化、典型环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要创造出能打动读者,对读者有益,能长久流传下去的文学艺术形象是较难的。
B.阿Q这一形象如果不能反映当时农民某些方面的本质命运,就不是独一无二的。
C.典型虽是单个的形象,但它绝非纯粹的“单个”,而是能反映普遍规律的“单个”。
D.阶级社会中文艺典型形象具有阶级性,无产阶级艺术典型的塑造要立足自身立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A文章按“总—分—总”思路说理,从文学艺术根本特征起笔,引出典型这一核心概念,再阐述典型的内涵与价值。
B.文章第一段以人们熟知的艺术形象为例,证明只有具备较高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艺术形象才能流传久远。
C.文章第三段引用恩格斯关于典型基本含义的论断,阐述了文学艺术典型形象是绝无仅有的“单个”的道理。
D.除了例证、引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指出在反映社会生活本质规律方面,文学艺术较科学更为深刻具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文学艺术中的某一形象在人们的生活中长久地流传,只能说这一典型具有某种代表性,不能认为这一形象一定具有典型根本意义。
B.与科学不同,文学艺术通过个别的生活的具体形式,通过作家塑造的单个的人物形象,来反映某一共性和规律性。
C.人们认识真理,发现真理,掌握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改造环境等,有时能从具有典型形象的文学艺术里面获得帮助。
D.典型艺术形象最根本的任务是揭示阶级斗争的本质规律,因此,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就是阶级斗争。
答
(1)B
(2)B
(3)D
【解答】(1)B.假设关系不成立。阿Q这个形象的典型性,一是其反映了辛亥革命时中国社会中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反映了当时农民某些方面的本质命运;二是因为其是独一无二的阿Q。这两个方面是独立存在的。
故选:B。
(2)A.“按‘总﹣分﹣总’思路说理”这一分析不正确。从原文行文脉络看,首段虽是从“文学艺术的根本特征”落笔,但并未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再阐述典型的内涵与价值”这一分析也不正确,根据原文思路,应是“再阐述典型的基本涵义与基本特征”。
C.“阐述了文学艺术典型形象是绝无仅有的‘单个’的道理”这一分析不准确。根据原文所述,应是“阐述了文学艺术中的典型,都同时是一定的单个人”这一观点。
D.“指出在反映社会生活本质规律方面,文学艺术较科学更为深刻具体”这一分析不正确。根据原文第三段所述,它只比较了文学与科学在反映社会 生活本质规律的路径的不同,而未论及何者更为深刻具体。
故选:B。
(3)D.因果倒置。原文是“任何一个阶的文学艺术,他们塑造典型形象,都是从他们的阶级立场和观点出发的,因此,都具有他们那个阶级的阶级性。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自然要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来塑造无产阶级的艺术典型了”。
故选:D。
相关阅读
1 材料一: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
材料一: 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 【查看全文】
2 《基因编辑“造人”可以开绿灯了?》阅读答案-张田勘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近日发布报告说,在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条件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伦理上可接 【查看全文】
3 中国天眼 阅读答案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 【查看全文】
4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 )的文物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的文物,躺在展柜柔和的灯光里,迎接着八方来客近观远望、打量端详。这种静态展示中的文物,其实是中国故事被动的讲述 【查看全文】
5 《心灵的篝火》阅读答案-张海迪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 【查看全文】
6 作文与运思阅读答案-朱光潜作文与运思 朱光潜 ①作文章通常也叫做写文章,在西文中作家一向称写家,作品叫做写品。写须用手,故会在中文里有眼高手低之说。这种语文的习惯颇值得想一想。到底文章是作的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