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树是花果同枝,这边花开得艳红,那边果子已有雏形,像一群调皮的孩子,红着脸,翘立枝头,随风嬉戏。果实稍大,便褪去了艳红,如十七八岁的小伙子,透着一股勃勃的生机。石榴真正成熟,要等到中秋节。胖胖的,圆圆的,红红的,小灯笼般挂在枝头,很远就能看到它的笑脸,感觉到它的招引。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 文中画波浪线处是几个短句,请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又胖又圆又红的石榴挂在枝头,很远就能看到它。”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
17. 示例:①含苞欲放(含苞待放) ②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③花团锦簇(繁花似锦)
18. 褪去了艳红的稍大的果实如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般透着一股勃勃的生机。
19. ①原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榴的成熟与可爱。②原句运用叠音词,突出了石榴成熟后又大又圆又红的特点,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③原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表达出人们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解析】
【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原文“羞涩地在绿叶丛中躲躲闪闪”与填空处花朵的状态相同,而其位于“然后是零星开放”之前,因此,此处花朵应是“含苞欲放(含苞待放)”的状态,故可填“含苞欲放(含苞待放)”。 含苞欲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 含苞待放: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第二空,根据原文“搭配成世上最和谐不过的图画”可知,此处应是表现红花绿叶互相映衬的情景,故可填“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指通过彼此间的作用,更显示出双方的优点和长处。相映成趣:互相映衬、对照着,显得很有情趣,很有意味。
第三空,根据后文“满树泼彩”可知,此处应是强调鲜花盛开色彩繁多样子,故可填“花团锦簇(繁花似锦)”。花团锦簇:鲜花成团,彩锦成堆;形容五彩缤纷、绚丽灿烂的景象;也形容华美的衣饰。繁花似锦:形容美丽的景色或美好的事物。
【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原句中,“果实”是主语,“稍大”表示果实的大小状态变化,“便褪去了艳红”表示果实的颜色状态变化,“如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运用修辞,以突出后文“透着一股勃勃的生机”中对果实的评价。
而其中,“如十七八岁的小伙子”“透着一股勃勃的生机”是在果实经历过“稍大”“便褪去了艳红”的变化后,存在时间先后的关系,因此可将后两者改写为形容词以作为主语“果实”的修饰定语,而将“如十七八岁的小伙子”“透着一股勃勃的生机”作为句子的状语和谓语、宾语成分。
故句子可修改为:褪去了艳红的稍大的果实如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般透着一股勃勃的生机。
【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原句中,“小灯笼般”将石榴成熟的果实比作小灯笼,运用比喻,充分体现了石榴果红、圆、胖的特点。“它的笑脸”“它的招引”则用人常有的样貌与动作来表现石榴果实,是运用了拟人。因此,原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形象又活泼生动地写出了石榴的成熟与可爱。
原句中,“胖胖的,圆圆的,红红的”运用叠音词,而且三个叠音词单独成一小分句,相对于改句“又胖又圆又红的石榴……”仅仅是作为普通定语成分来说,更强调突出了石榴成熟后又大又圆又红的特点,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
原句中用诸多逗号隔开句子的不同表意内容,使得原句成为一组短句。而短句的运用,可以使句子表达节奏明快,情感表达更为强烈。因此,相对于改句的长句来说,可以更强烈地表达出人们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相关阅读
1 材料一: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
材料一: 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 【查看全文】
2 《基因编辑“造人”可以开绿灯了?》阅读答案-张田勘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近日发布报告说,在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条件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伦理上可接 【查看全文】
3 作文与运思阅读答案-朱光潜作文与运思 朱光潜 ①作文章通常也叫做写文章,在西文中作家一向称写家,作品叫做写品。写须用手,故会在中文里有眼高手低之说。这种语文的习惯颇值得想一想。到底文章是作的还 【查看全文】
4 中国天眼 阅读答案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 【查看全文】
5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 )的文物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的文物,躺在展柜柔和的灯光里,迎接着八方来客近观远望、打量端详。这种静态展示中的文物,其实是中国故事被动的讲述 【查看全文】
6 《心灵的篝火》阅读答案-张海迪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