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美德与新时代公民道德》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19-05-25
诚信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儒道释三家都把“诚信”作为重要的价值理念,通过不同的方式把诚信观念的培养和塑造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以充分发挥诚信在培育理想人格、维护公序良俗,乃至推动富国强兵中的重要作用。
诚信内涵丰富,贯通天道和人道,体现在做人做事、从商从政各个方面。择其要旨而言,可以概括为:诚者,不自欺,要做到表里如一;信者,不欺人,要做到言行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所要继承和发扬的就是中华文化的优质基因,诚信作为一种美德,作为一种文化,就是这样一种优质文化基因。因而,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发展,诚信作为一种美德是应该值得我们去坚守和传承的。
诚信观念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世界其他文化中也是得到公认的价值观念。西方诚信观念起源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奠定西方思想传统的巨匠,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论述过诚信,把诚信看作城邦公民的美德。但西方诚信观念从一开始就和经济交往活动、政治公共生活联系在一起,在诚信的内涵中注入了遵守契约的信用原则。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西方信用体系的制度基础是私有制,在私有制条件下,信用经济是服从于资本逻辑的,资本的本性是逐利。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信用经济是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我们的信用体系是由国家主导推动建设的。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克服单纯市场机制所带来的弊端,克服资本逻辑所带来的风险,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元的,包括物质生活需要,也包括精神需要,特别是在物质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日益凸显出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30年左右时间,支撑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信用体系还相对滞后。特别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匹配、不协调、不适应的矛盾仍然突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诚信道德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良美德,大力培育诚信文化,打造社会信用体系,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举措使道德“软约束”有了“硬抓手”,有力推动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营造了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良好氛围。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诚信建设的持续推进,一度困扰我们的道德失信难题必将得到解决。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11月1日邢云文《诚信美德与新时代公民道德》)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诚信渊源深厚,在培育理想人格、维护公序良俗,传授佛道法理中作用重大。
B.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优质基因,诚信体现在国人做人做事、为官为商等各个方面。
C. 我国的信用体系是由国家主导推动建设的,西方信用体系是私人主导建设的。
D. 新时代,道德“软约束”有了“硬抓手”,使人们对诚信文化的需要日益凸显。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间接引用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精辟论述,阐明诚信是值得传承的民族美德。
B. 文章拿西方与我国进行比较,阐明我国在推动诚信道德建设方面更具有制度优势。
C. 文章联系新时代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际,阐明诚信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性。
D. 文章借助古今中外对于诚信的体认,论述了我国在诚信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诚信内涵丰富,贯通天道和人道,要旨是不自欺,不欺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B. 西方国家把诚信看作城邦公民的美德,在诚信内涵中注入了遵守契约的信用原则。
C.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尚不适应,公民道德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D. 只有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光荣的良好氛围,困扰我们的道德失信难题才能得到解决。
【答案】1. B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选项篡改文意,“传授佛道法理中作用重大”错误,根据原文“以充分发挥诚信在培育理想人格、维护公序良俗,乃至推动富国强兵中的重要作用。”可知,应为在“推动富国强兵中作用重大。”C选项曲解文意,“西方信用体系是私人主导建设的”错误,原文说“西方信用体系的制度基础是私有制,在私有制条件下,信用经济是服从于资本逻辑的,资本的本性是逐利。”D选项强加因果,由原文“特别是在物质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日益凸显出来。”可知,是“在物质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 人们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日益凸显出来,而不是新时代,道德“软约束”有了“硬抓手”。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选项,“论述了我国在诚信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错误,由最后段论述的内容看,这篇文章借助古今中外对于诚信的体认,展望了我国诚信建设的美好前景。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B选项,“西方国家把诚信看作城邦公民的美德”错误,根据原文“西方诚信观念起源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奠定西方思想传统的巨匠,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论述过诚信,把诚信看作城邦公民的美德。”可知,“把诚信看作城邦公民的美德”的不是西方国家,而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二位奠定西方思想传统的巨匠”在自己的著作中“把诚信看作城邦公民的美德”。故选B。



相关阅读
1 祁茂顺阅读答案

祁茂顺 汪曾祺 他原先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糊烧活,裱糊顶棚。 祁茂顺在家里糊烧活,他家的门敞着,为的是做活有地方,也才豁亮。他在糊烧活的时候,总有一堆孩子围着看。糊 【查看全文】

2 “大先生”和“我的朋友”阅读答案

大先生和我的朋友 ①像我这样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人,开始读书的时候就直接接触到中国现代最伟大的作家鲁迅。这不是我的选择,而是时代的选择新华书店里的文学书籍,好像就只 【查看全文】

3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阅读答案-马克思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马克思 ①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 【查看全文】

4 变脸阅读答案-范小青

变 脸 范小青 我和我老婆,老夫老妻。 好多夫妻,有了第三代,互相间就不再以名字相称,而是按着孙辈的叫法来称呼对方,我喊她奶奶,她喊我爷爷。好多人家都这样。 既老又不太老 【查看全文】

5 向人性敬礼阅读答案

向人性敬礼 终于,他们攻下了敌人驻守的这座城市。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举行了一场进城仪式。仪式的场面十分壮观、宏大。 然而,他没有参加,因为他有特殊任务。 他是一名神枪 【查看全文】

6 良好的视力,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0.

良好的视力,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0.2%。2020年以来,学生居家上网课的时间和频次增多,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上升到52.7%,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