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风俗者,天下之大事” 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19-08-04

材料一: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构建社会新风正气、匡正世道人心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普通群众全面深入地学习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蕴含的信念、智慧内化于血液之中,才能认同、尊重、践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然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地背诵几句名言警句,掌握一些历史典故就可以,而是要深入地去了解它的价值体系、精神实质,否则就难以弄清它的意义所在。
材料二: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所谓“得其大者”是指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这种核心要义是指长期以来被中国人民、中国社会所接受的至今仍然活在我们心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有“大学”与“小学”之分。“大学”也被称为“德性学问”,重在心性之学、德行修养、人格塑造;“小学”也被视为“文献学问”,重在考据,研究文字、训诂和音韵。前者强调“尊德性”,后者强调“道问学”。两者既相互争辩又共同推进中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但对于当下普通大众而言,传统文化的意义主要在于“大学”而非“小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首要侧重于其所蕴含的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材料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涵的内容十分广泛、繁多,但核心在于儒道两家。学者夏海在《国学要义》中指出,在短时间内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要义,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儒道经典,研读儒道概念。抓住了儒道经典和概念,就基本建构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四梁八柱。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本源,是最有价值的著作,儒道的基本经典有《老子》《庄子》和“四书”;概念是人们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认识和反映,儒道的基本概念包括道、仁、义、礼、智、信、孝、忠、廉、耻等。学习经典要注重原著的学习。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有句名言,任何一本解释经典的书都比不上原著本身。不读原著,只读别人诠释注解的东西,恐怕皓首穷经也难识传统文化的真面目。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学习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做古人的传声筒,也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更不是以古颂古、尊古薄今、为学而学,而是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前提下,掌握新时代赋予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对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内涵,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诠释。既要掌握其中的历史基因,不忘本来,开创未来;又要更好地创新,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4.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需要背诵名言警句,不需要掌握历史典故,而是要了解它的价值体系、精神实质,把其中蕴含的信念、智慧内化于血液之中。
B. 《国学要义》指出,学习儒道经典,研读儒道概念是在短时间内掌握优秀传统文化要义的唯一办法。
C. “任何一本解释经典的书都比不上原著本身”告诉我们掌握传统文化要摒弃解释经典的书籍,只读原著。
D. 材料四中提到的“现实文化”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 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所选的四则材料从不同角度为我们讨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具有思辨性。
B.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核心要义是指长期以来被中国人民、中国社会所接受的至今仍然活在我们心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C. 中国传统文化有“大学”与“小学”之分,前者强调“尊德性”,后者强调“道问学”,二者互相争辩,不可调和。
D. 学习传统文化要求我们“去粗取精”,掌握新时代赋予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6.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传承传统文化的要点?
【答案】4. D    5. C  
6. ①掌握要义(学生如答“深入了解价值体系、精神实质”请酌情给分)②大处着眼③删繁就简 (学生如答“学习儒道经典,研读儒道概念”请酌情给分)④把握时代价值。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A项,“不需要背诵名言警句,不需要掌握历史典故”错误,材料一说的是“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地背诵几句名言警句,掌握一些历史典故就可以,而是要深入地去了解它的价值体系、精神实质,否则就难以弄清它的意义所在”,“绝不是简单的……”不是“不需要”;
B项,“唯一办法”错误,材料三说的是“在短时间内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要义,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儒道经典,研读儒道概念”,“最好的办法”不是“唯一的办法”;
C项,“只读原著”过于绝对,材料三说“不读原著,只读别人诠释注解的东西,恐怕皓首穷经也难识传统文化的真面目”,文中是针对“不读原著,只读注解”而言。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C项,“不可调和”错误,材料二说的是“两者既相互争辩又共同推进中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并非“不可调和”。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传承传统文化的要点”,然后到文中圈出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内容,根据分值分点进行概括。如材料一“,而是要深入地去了解它的价值体系、精神实质,否则就难以弄清它的意义所在”,可以概括出第一点“掌握要义”;如材料二“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对于当下普通大众而言,传统文化的意义主要在于‘大学’而非‘小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首要侧重于其所蕴含的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可以概括出第二点“大处着眼”;材料三“在短时间内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要义,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儒道经典,研读儒道概念。抓住了儒道经典和概念,就基本建构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四梁八柱”,可以概括出第三点“删繁就简”;如材料四“是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前提下,掌握新时代赋予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诠释”,可以概括出第四点“把握时代价值”。
 



相关阅读
1 材料一: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

材料一: 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诗与画可以相互转换的观念正是出现于此时。但苏轼的文人圈子, 【查看全文】

2 胖子和瘦子阅读答案-[俄]契诃夫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两位朋友相遇在了尼古拉铁路①的一个火车站上。他们中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那个胖子的嘴唇油光光的,好似熟透了的樱桃,那是因为他刚刚在火车站餐厅 【查看全文】

3 忧伤远逝阅读答案

忧伤远逝 非 鱼 忧伤像一湖清凉的水,她就像一尾喜欢冷水的鱼。 她见过那种小鱼,细长,明黄色,很缓慢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早就练就一身刀枪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人工智能通过语音识别和疾病数据分析来诊断疾病,可以更准确、更快捷、更安全地处理病患。人工 【查看全文】

5 美妙的羚羊峡谷阅读答案

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 【查看全文】

6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分配, ① ,而它们的语言就是舞蹈。蜂巢内的蜜蜂通过接收同伴跳8字舞的信息,最终找到食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