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封新书得不偿失阅读答案-周慧虹

发布时间: 2019-09-06
塑封新书得不偿失
周慧虹
①不知从何时起,书店待售的图书大都被塑封包裹得严严实实,读者只能看书封,不能拆阅,似乎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图书,真的有必要塑封吗?
②不可否认,塑封有利于保护图书。它使得图书无论是在运输还是售卖过程中,皆可免遭污损,保持良好品相。
③但塑封的存在,不啻于在读者与图书之间设置了一道屏障。一本书究竟合不合读者之意,起码要大致翻一翻才能约略知晓内容和文字风格,可因了塑封阻隔,翻阅愿望化为泡影,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读者购买的欲望。
④过去诸多商场货柜林立,顾客想要购买中意商品必须由售货员递送,促使许多书店早就实行了开架售书。读者无论买不买书,都可随意地走进书店,信手拈起一本或匆匆浏览,或细细品味,体现了书业中人的宽容大度,一度颇受读者好评。如今,超市、商场普遍都向顾客敞开怀抱,图书售卖却多出一层塑封,将自己封闭了起来。这种逆向变化,有点弄巧成拙。
⑤塑封也增加了图书成本。塑封一本书约需两毛多钱,看起来似乎不是多大的事儿,但在图书出版持续增长,图书利润率愈益下滑的今天,每本书若能节省这两毛钱,书业整体由此形成的绝对节约额亦还可观。
⑥图书是否采用塑封包装,还涉及环保问题。众所周知,塑料含有聚丙烯、聚乙烯等,是不可降解材质,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不言而喻。图书大量使用塑封,既浪费资源,又危及环境。
⑦无论是从方便读者还是着眼环保考虑,塑封这一“标配”不要也罢。图书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除了在内容上务求经典,装帧、发行、销售等各个方面亦需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精神、文化意味。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04月13日 第 07 版)
14. 通读全文,说说本文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谈“塑封新书得不偿失”的。
15. 文章第④段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6. 简述文章的论证思路。
17. 互联网时代,手机网络阅读、电子书阅读器阅读等读书形式日渐多元;“流动书屋”“网上借阅”文化惠民创举不断。请针对“图书封塑现象”,就如何吸引更多读者走进书店阅读、购书,向书店销售经理提些建议。(从图书装帧、图书销售等方面谈。)

【参考答案】
14. (1)塑封的存在,在读者与图书之间设置了一道屏障,阻隔翻阅的愿望。
(2)塑封也增加了图书成本。
(3)图书采用塑封包装,还涉及环保问题。图书大量使用塑封,既浪费资源,又危及环境。
15. 对比论证的手法,将过去诸多商场货柜林立阻隔顾客与如今的超市商场对顾客开放形成对比;将过去书店开架售书,读书随意翻书与如今图书封塑形成对比,有力地突出了封塑的存在打消读者购买图书欲望和现在的书店经营理念的逆向变化,论证了“塑封新书得不偿失 ”。
16. (1)首先,通过书店待售图书大都被封塑的现象说起,提出图书有无必要封塑的问题。
(2)接着,从封塑的利弊两个方面谈起, 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将过去诸多商场货柜林立阻隔顾客与如今的超市商场对顾客开放形成对比;将过去书店开架售书,读书随意翻书与如今图书封塑形成对比,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
(3)最后,再次从方便读者与着眼环保角度,强调不要封塑图书。并针对图书出版提出合理化建议。
17. 建议一:图书不要封塑。
建议二:系列图书推出样书,供读者翻阅。
建议三:销售与借阅相结合。
建议四:营造良好地阅读环境,彰显人文关怀。

【解析】
【14题详解】
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如可提取第3段“但塑封的存在,不啻于在读者与图书之间设置了一道屏障”,第5段“塑封也增加了图书成本”,第6段的“图书是否采用塑封包装,还涉及环保问题”分析,即可整理出答案。
【15题详解】
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过去诸多商场货柜林立……读者无论买不买书,都可随意地走进书店,信手拈起一本或匆匆浏览,或细细品味……如今……图书售卖却多出一层塑封,将自己封闭了起来”明显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语段的观点句,即“这种逆向变化,有点弄巧成拙”或“塑封新书得不偿失”。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中心论点。论证方法就是为证明观点和中心论点服务的。
【16题详解】
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要抓住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没有词语作为标志就要仔细阅读文章内容,读懂内容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术语作答。如文章首先,提出图书有无必要封塑的问题。接着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最后,再次强调不要封塑图书并针对图书出版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样使整个论证过程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使论证更加深刻,观点更加鲜明。
【17题详解】
题干要求针对“图书封塑现象”,就如何吸引更多读者走进书店阅读、购书,向书店销售经理提些建议。并给予提示,即从图书装帧、图书销售等方面谈。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首先要读懂原文,运用原文所讲的相关不合理的现象,来给书店销售经理提建议。如可从图书不要封塑、推出样书供读者翻阅、销售与借阅相结合等角度写建议,这些建议都彰显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



相关阅读
1 忧伤远逝阅读答案

忧伤远逝 非 鱼 忧伤像一湖清凉的水,她就像一尾喜欢冷水的鱼。 她见过那种小鱼,细长,明黄色,很缓慢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早就练就一身刀枪 【查看全文】

2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分配, ① ,而它们的语言就是舞蹈。蜂巢内的蜜蜂通过接收同伴跳8字舞的信息,最终找到食物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人工智能通过语音识别和疾病数据分析来诊断疾病,可以更准确、更快捷、更安全地处理病患。人工 【查看全文】

4 胖子和瘦子阅读答案-[俄]契诃夫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两位朋友相遇在了尼古拉铁路①的一个火车站上。他们中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那个胖子的嘴唇油光光的,好似熟透了的樱桃,那是因为他刚刚在火车站餐厅 【查看全文】

5 材料一: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

材料一: 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诗与画可以相互转换的观念正是出现于此时。但苏轼的文人圈子, 【查看全文】

6 美妙的羚羊峡谷阅读答案

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