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伶仃洋上海天一色、潮声阵阵,依傍着这片中国南海水域的城市群迎来深具意义的一天。
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共中央、国家、中央军委领袖出席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
碧波之上,一桥飞架香港、澳门、珠海三地,以气贯长虹的“中国跨度”,飞越沧海百年的历史风云,展现当代中国的雄健风采。
2018年9月16日,台风“山竹”正面直击珠三角。港珠澳大桥上,实测风速最高超过每秒55米。
强台风过后,港珠澳大桥安然无恙:大桥主体结构、岛上房建及收费站结构、交通工程附属设施均未受损,人工岛上建筑的窗户玻璃没有一扇破裂。
2017年以来,这个“世纪工程”先后经历过三次强台风考验,在极端天气面前展现了“钢筋铁骨”。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说,台风如同一次次“超大规模的全尺模型风洞试验”,充分验证了港珠澳大桥代表的中国桥梁建设的高超技艺和雄厚实力。
在中国桥梁的“百万军中”,港珠澳大桥堪称佼佼者,创造了众多“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它是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拥有世界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是世界最长钢结构桥梁……
作为中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的跨海桥隧工程,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年限首次采用120年的标准。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领下,中国科研人员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创造性地提出“港珠澳模型”等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海洋防腐抗震技术措施,最终保障了这一指标的达成。
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CB05标项目经理谭国顺用“集大成者”来形容港珠澳大桥。他说,港珠澳大桥在建设管理、工程技术、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填补了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形成了一系列“中国标准”。
截至通车前夕,港珠澳大桥科研团队共完成项目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
和其他跨海大桥不同,港珠澳大桥是像“搭积木”一样拼装出来的。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建设理念背后,是中国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提供的强大支撑。去年5月2日,经过10余小时吊装,重约6000吨的海底隧道最终接头,像“楔子”一样将数公里长的海底隧道连为一体,创下新的世界纪录。港珠澳大桥不愧是“中国制造”一张亮丽的名片。
4年时间,34次“深海之吻”,大桥建设者用艰苦奋斗的精神诠释了“中国力量”。“第一个管节沉放持续了96个小时,连续四天五夜没合眼,眼皮打架就用风油精擦擦。”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部副总经理尹海卿回忆说。
潮起潮落,寒来暑往。14年来,大桥从设想到图纸,从开工建设到建成开通,桥梁专家、工程师、设计师、一线工人组成的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凝聚起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磅礴力量,在伶仃洋上“作画”,构筑起世界级跨海通道。
“中国力量”气吞山河,有时也可以是一抹静悄悄的柔情。港珠澳大桥穿越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是建设者们的承诺。
港珠澳大桥设计之初就融入生态环保元素,减少占用海域面积和施工噪声。工程建设期间,保护区管理局和建设方、施工单位联合建立了三级联防机制,培养了数以千计的“观豚员”和“海豚守望者”。
50多岁的香港大澳岛渔民老蔡近年来做起了一桩新生意,用渔船载客到港珠澳大桥附近看中华白海豚。“这片海域有很多白海豚,建桥前后基本没差别,游客喜欢来这里拍白海豚跃出海面,背景是港珠澳大桥,很好看!”他说。
(摘编自2018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前后,共经历过包括台风“山竹”在内的3次强台风考验,实测风速最高超过每秒55米。
B. 港珠澳大桥成为中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的跨海桥隧工程,是因为使用了世界水平的海洋防腐抗震技术。
C. 数公里长的海底隧道最终被连为一体,创下新的世界纪录,离不开中国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提供的强大支撑。
D. 港珠澳大桥设计融入了生态环保元素,只要生态环境得以维护,前去旅游观看中华白海豚的游客就会越来越多。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新闻报道,本文标题醒目突出,吸引读者,“彰显中国力量”几个字,高度概括了港珠澳大桥的伟大意义。
B. 本报道的导语部分是材料第一段,它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新闻的要点,同时也奠定了全文昂扬振奋的情感基调,
C. “让事实说话”是所有新闻工作者遵循的基本原则,本文多次使用数字、引用原话,体现了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D. 本文语言除了客观平实之外,运用的“金秋”“碧波”“气贯长虹”等词语又为新闻增添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9. 港珠澳大桥彰显的“中国力量”在科技层面包含哪些内容?请结合材料概括。
【参考答案】
7. C 8. B
9. (1)使用年限首次采用120年标准,创造性地提出“港珠澳模型”等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海洋防腐抗震技术措施。
(2)在建设管理、工程技术、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填补了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形成了一系列“中国标准”。
(3)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建设理念背后,是中国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提供的强大支撑。
(4)设计之初就融入生态环保元素,减少占用海域面积和施工噪声。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原文,把选项带入文中相关语段进行对比。本题A项,时间错误;B项因果关系错,“使用了世界水平的海洋防腐抗震技术”只是原因之一;D项过于绝对,生态环境得以维护是游客前去游览观看白海豚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逐一对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本题.B项表述有误。文章第一段并未概括本篇要点,导语部分应为前三段。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整合能力。要求考生按照题目要求,如本题“港珠澳大桥彰显的“中国力量”在科技层面包含哪些内容?请结合材料概括”,明确“科技层面”的要求,找准答题区间,归纳要点,分条作答。本题与“科技”相关的信息从第9段开始涉及,逐段概括,可归纳为以下内容:(1)使用年限首次采用120年标准,创造性地提出“港珠澳模型”等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海洋防腐抗震技术措施。
(2)在建设管理、工程技术、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填补了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形成了一系列“中国标准”。
(3)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建设理念背后,是中国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提供的强大支撑。
(4)设计之初就融入生态环保元素,减少占用海域面积和施工噪声。
相关阅读
1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分配, ① ,而它们的语言就是舞蹈。蜂巢内的蜜蜂通过接收同伴跳8字舞的信息,最终找到食物 【查看全文】
2 材料一: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材料一: 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诗与画可以相互转换的观念正是出现于此时。但苏轼的文人圈子, 【查看全文】
3 胖子和瘦子阅读答案-[俄]契诃夫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两位朋友相遇在了尼古拉铁路①的一个火车站上。他们中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那个胖子的嘴唇油光光的,好似熟透了的樱桃,那是因为他刚刚在火车站餐厅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人工智能通过语音识别和疾病数据分析来诊断疾病,可以更准确、更快捷、更安全地处理病患。人工 【查看全文】
5 美妙的羚羊峡谷阅读答案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 【查看全文】
6 忧伤远逝阅读答案忧伤远逝 非 鱼 忧伤像一湖清凉的水,她就像一尾喜欢冷水的鱼。 她见过那种小鱼,细长,明黄色,很缓慢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早就练就一身刀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