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麻烦的,并不是我们不如道的事,而是我们所知道的事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

发布时间: 2019-10-07
造成麻烦的,并不是我们不如道的事,而是我们所知道的事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解析】【分析】我们可以将材料看作一个观点,也可以看作一个事实。若是看作一个观点,就需要分析其正确之处和不足之处,做到辩证思考;若是看作一个事实,就需要分析造成这个事实的原因,以及正确的行为措施。本材料可以从预知和不知的角度立意,从预知的角度就要注意我们平时身边的小事要做好,从未知的角度是要对未知懂得随机应变。

与真理邂逅
    有人说,真正造成麻烦的不是为人所不知道的事,而是人们所知道的事面是人们所知道的事并不是如他们所想的那样。
    这种现象在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再也常见不过了。盲目是这种社会症结所在。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曾在其著作《乌合之众》中提到,人的本性喜欢模仿而并非推理。人们对于权威和榜样的迷恋胜过对于自身理性的坚持。断言、重复、传染这环节造成了人们最终的一知半解,甚至是浑然不知,只是盲目地追随大众的听从权威的所谓“真理”,法官的权威有一半来自他的法袍和假发,所人们为表象所撼,盲目听信他人的言论。
    人们的强烈主观性或许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大因素,我们喜欢主观臆测喜欢在客观事实上夹杂太多个人主观情感色彩。当年波伏娃和萨特鼓吹革命不重要,主要是精神自由的时候,西蒙娜薇依的一句“显然您没挨过饿”,波伏娃将精神自由视作穷人应被赋有的最高权力,可她不知道这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罗曼蒂克,穷人们根本消受不起她所知道的事并非她所想的那样,因此造成了麻烦。但西蒙娜薇依知道,她知道不能以个人主观的立场来看待和决定他人的生活,否则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要让我们所知道的事情事实上也要与我们所想的一致,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真正的理性思考。
    海德格尔的哲学观,是去找寻古希腊哲学的源头,去找寻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后人们漠视的真理。思想的探寻就如同在山林道路上寻路,林中走错路是十分常见的,因为道理柱往相似,但一旦发现眼前的道路青无人迹,我们就应后退一步,重新思考来时的路,甚至要反思起点是否正确。道路的蜿蜒曲折处往往意味着解蔽,伟大的思想中会包含美丽的错误。同样,生活中我们所知道的事情也会包含着疏忽和错误。有错误并不可怕,但对自身的错误不加思考、浑然不觉的时就姐的文候,麻烦离你也不远了。只有坚持理性,我们才会真正领悟正确的事、正确的思想,找到正确的道路。理性思考,摆脱盲目,脱下过度主观,让自己与真理邂逅。



不拘于已知
李丹书
    造成麻烦的,并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事,而是我们所知道的事并非我们想的那样。有人因此茫然无措,也有人借此成就转机。人的认识出现局限本十分正常,只有勇于迎接挑战,调整战略后重新上阵,方可成就人生的螺旋式上升。
    最常见的困境莫过于动机与效果的不一致,爱因斯坦有言:现代社会最大的特征就是目的的混乱与手段的多样。”我们本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为民服务而成为人民公仆,如为救死扶伤而成为医生,但进入体制后,也许会发现体制里存在潜规则、历史遗留问题等诸多不合理之处,自己想改变而力量弱小,动机的实现受到了莫大的阻碍,本来构建的完整的人生蓝图缺了一大片,目标陷入混乱,心生困惑,该何去何从?
    再者,人们常因期望值的过高而对现实产生不满。好比满怀希望迎接中华民国的知识分子们,一心以为民主共和将迎来春天,不想人民仍生活于贫穷、落后之中,随之而来的帝制复辟与军阀混战,仿佛是历史倒退。时代的迷茫与痛苦深深扎入了知识分子的心中。
   此外还有社会舆论的盲目性,导致了许多不明不白,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大爆炸,使人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双方都以为自己了解得最全面,殊不知事实并非他们所想的那样,由此滋生了网络暴力和喷子。
    其实细究其实这些认识偏差造成的麻烦,往往都源于对现实不能清醒的认识,追梦者本应知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并且拥有坚定的信仰;忧国忧民者应观时代大局,重新分析历史戏剧性的深层次根源;网民更不能凭一时的冲动而深陷对事件的片面解读,而应以客观理性对待社会舆论。
    所知不同于所想之所以叫未知更难面对,是因为个人不愿面对自己固有的认识瑕疵,不愿以颠覆曾经的知识而重新审视现实,所以面对麻烦的正确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个人层面上不怨天、不尤人,要知道人生走弯路不可避免,在坚持已知理想与目标的前提下,有原则地圆融;社会层面上,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审视自己的所知,营造一个理性的社会舆论氛围;时代层面上,认清潮流,适当的时候可以改变错误立场而迎接新生,如梁启超由维新派向革命派的转变。
    造成麻烦的,并不是所知不符合所想,而是在意识到差异后泥古不化。


自以为然才是麻烦
钱轶旻
同样一件事,人们都知道了不麻烦,不管是好是坏。真正让人极厌其烦的是同一件事一千人的一千句“我以为……”,然后一千人的一千句“我以为”,相互碰撞就产生了巨大的麻烦”
这是一种强烈主观价值判断引起的结果,可以简而言之,自以为然的麻烦。
比如11版红楼梦,导演对红楼梦的自我理解,演员对人物的自我塑造,粉丝对演员的疯狂追捧,最终在网上掀起了一场“宏大”的“对骂”,支持者最常引用的一句话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此作为他们心中反驳“演员选角有问题”,“导演对红楼梦理解有误”的“铁证”
他们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的理解,暴露出了他们的自以为然。哈姆雷特作为主角,莎士比亚并没有对其形象外貌做出具体描写,而是以“忧郁”等气质形容词进行刻画。红楼梦不一样,林黛玉的外貌,身形“弱柳扶风”,薛宝钗的雍容,长相的描写十分细致,在原著对人物已有具体描写的情况下,11版红楼梦的改编就显得不伦不类,他们的认知与真实相差甚远。
这种自以为然的态度或来源于事件本身的陈述不清,前因后果交代片面,或来自于我们内心一种貌似善良美好心态的作风。江歌案本身复杂芜繁,网上的相关评论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片面的消息只能管窥其事,网民声讨江歌好友见死不救之时就已经将自己置于一个道德的高地向下俯视,认为自己所见即为真相,自己所想即为真理。
有人说:“不要被你的眼睛欺骗”,因为我们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面,而我们的潜意识会去简单绝对地判断正错,反馈给大脑皮层一个绝对的价值取向。我们还应搁置潜意识,冷静辩证地思考,是否我之所见即为真实。经常有新闻报道中国美食在国外响应热烈,凡食客都赞不绝口或是说西方中餐厅月入多少。而后下面回复诸如“我华夏美食当然优秀”,“八大菜系世界独此一家”,营造了一种自我感觉天下第一的气氛。实则不然,没有什么事物会受到所有人的喜爱,这种自以为然的姿态,正是被表象欺骗造成的。
自以为然存在着片面化,绝对化,这种人性格之中的顽固分子才是造成麻烦的首祸之臣。只有尽力抑制自以为然的态度,麻烦才会消减。



相关阅读
1 美在身边小学作文

美在身边小学作文 (一) 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正在为各种募捐箱里奉献爱心的老人、孩子这时你感觉到的,是不是美呢?当你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年轻人为老人让座时,老人及周 【查看全文】

2 “共享单车”是商家投资的共用自行车,只需手机扫码即可付费骑行,因其灵活便捷

共享单车是商家投资的共用自行车,只需手机扫码即可付费骑行,因其灵活便捷、低碳环保成为许多城市常见的短途代步神器。 共享单车在大中城市投放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 【查看全文】

3 快乐的寒假作文350字

快乐的寒假作文350字 (一) 今天我刚从湖南回到上海。春节这几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湖南大姨家过年,爸爸开车载着我和妈妈1月25号开车从上海出发,开了1360公里路,花了20个小 【查看全文】

4 70多年前,周立波创作了关于土改的小说《暴风骤雨》,小说所写的村庄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70多年前,周立波创作了关于土改的小说《暴风骤雨》,小说所写的村庄叫元茂屯,本名元宝屯。该村有个不雅的诨号光腚屯。村子穷,赵光腚们 【查看全文】

5 关于规则的作文200字

关于规则的作文200字 (一)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生活中也有各种规则,学校有学生法则,道路有交通规则,就连玩都有游戏规则,各种各样的规则约束着我们,让我们在各 【查看全文】

6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怜悯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怜悯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助共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