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977名18-35周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7.0%的受访青年坦言自己容易待在“舒适区

发布时间: 2020-04-09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9年12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977名18-35周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7.0%的受访青年坦言自己容易待在“舒适区”,不想跳出来;65.2%的受访青年坦言自己爱拖延,总想着“明天再行动”。
    针对这种“容易待在‘舒适区’”现象,某论坛组织网民展开热烈讨论:有表示担忧的,有表示理解的,也有人认为不能妖魔化“容易待在‘舒适区’”现象。如果你也参加了这次讨论,你会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立意提示:
    心理学认为,舒适区又称心理舒适区,在这个区域里,人会觉得舒服、放松、稳定,能够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这个区域,人们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或者不习惯。
    可见“舒适区”是一个中性概念。
    当今年轻容易待在“舒适区”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如家庭原因。很多年轻人家庭生活优越,过惯了舒适、安逸生活,所以就喜欢待在家庭为他纺织好的“舒适区”;或者因为是独生子女,不少父母也希望孩子待在身边,好相互照应。
(2)社会原因。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找一份好工作很不容易,导致不少年青人缺乏安全感,“我太南了”成为 2019 年的关键词之一,虽是一种调侃,但也是一种真实生活状态的反映。
(3)个人原因。年轻人喜欢呆在“舒适区”可能是缺乏远大目标,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懒惰倦怠、贪图安逸的表现;也可能是在“舒适区”找到了自己要过的生活,岁月静好,喜欢过一种平凡、平淡的生活。

立意示例:
1.待在舒适区确实很惬意,但你永远都不会成长。(持担忧、批判态度)
2.“舒适区”对每一个个体的意味,都是不一样的,不妨给年轻人们多一点关怀,多一点宽容。(持辩证的态度)
3.家庭、社会都应该关注青年的健康成长。过分的关心易使年轻人保守、懈怠,绻缩在“舒适区”不能自拔;过度地宣传“狼性文化”则会使年轻人因心理焦虑、缺乏安全感而退守到“舒适区”,不敢大胆追求远方。(从关心青年健康成长角度)



相关阅读
1 2019年底,《咬文嚼字》杂志社评选出本年度十大流行语。其中包括“硬核”、“区块链”

2019年底,《咬文嚼字》杂志社评选出本年度十大流行语。其中包括硬核、区块链、柠檬精、断舍离、文明互鉴、我太难了、霸凌主义、XX千万条,XX第一条等八个流行语。 看到上面八个流 【查看全文】

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读名句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受光于庭户见一 【查看全文】

3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迅速》中说,有些人只追求表面上的快速,把本未结束的事草草了结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迅速》中说,有些人只追求表面上的快速,把本未结束的事草草了结,其结果是一件本需做一次的事,却不得不回头重复多次。 【查看全文】

4 请以“劳动启示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劳动教育纳入幼小初高各学段。劳动成为中学生的必修功课,你在劳动教育中受到了哪些启示?请以劳动启示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 【查看全文】

5 一位游泳运动员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开始很顺利,但游到一半时,海上起了浓雾,运动员此

一位游泳运动员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开始很顺利,但游到一半时,海上起了浓雾,运动员此时在茫茫大海中,完全失去了方向感,他不知道该往哪里游,还要游多远才能上岸,越游越 【查看全文】

6 春花艳,秋月明,峨眉秀,泰山雄,校园晨光,乡村夕照……风景无时不在

2022年中考作文题 春花艳,秋月明,峨眉秀,泰山雄,校园晨光,乡村夕照风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有的引人遐想让人愉悦,有的给人启迪催人奋进,有的 请以 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