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灵岩寺上院》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高月白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
荤血屏除惟对酒,歌钟放散只留琴。
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
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沈沈。
【前言】
《宿灵岩寺上院》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夜宿灵岩寺时所题写的一首诗作。该诗通过对寺院自然环境以及僧人日常生活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浓郁文化氛围的禅净意境。
【注释】
①灵岩寺:佛教名寺,位于江苏吴县木渎之灵岩山上。上院,即正院。
②荤血:指可食之禽兽之类。
③歌钟:歌舞钟鼓,指供娱乐之演奏。
④洗心:涤荡心中杂念。《易·系辞上》:“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
⑤太湖:湖名,古称震泽、具区、笠泽,在江苏省南部,乃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岸而成。
【翻译】
高高明月升上青冥的树林,客人散尽我独对黑夜沉沉。屏除荤血食物只留下酒杯,遣散娱乐歌钟只剩下瑶琴。再无俗物阻碍我的视野,惟有泉声涤荡我的心灵。更喜欢明朝临亭向东眺望,只见那太湖烟水一色青漾。
【鉴赏】
这是一首表现禅净意境的诗歌。该诗中的禅净是文人心中的禅净,它浸淫着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并非是一种空寂的净。作者先以“白月”与“青林”二词描绘出境界的明丽,然后送走游客甚至僧人也让其归去,他独对这一派天地。这一派天地里,他的身心是有所取舍的。在放与禁中,他选择了禁:屏除荤血,这是遵从不杀生、不食生这一佛教中的大禁,而他又留下了酒,表现出传统文人的嗜好。在俗与雅中,他选择了雅:他将用于娱乐的歌钟遣走(这里也是遵从了佛教之戒律,据《俱舍论·十四》有八种戒,第六种便是涂饰香蔓歌舞视听),却留下琴,而琴历来被中国文人视作培养高尚情怀的乐器。经过一番取舍,他进入了文人的禅净:眼中一切都是雅净的,更是潺潺的泉声传来,可荡尽心中一切杂念。有心可洗,可见作者此时是有心向禅而未彻悟。诗之尾联却开始进入了禅境,这是一片浑然的境界,朝霞与烟雾一色、湖天一色,作者此时也无所谓取舍,他以全部身心融入这个境界,于是,在不经意中,他步入了禅。
自题① 白居易 老宜官冷静,贫赖俸优饶。 热月无堆案,寒天不趁朝②。 傍看③应寂寞,自觉甚逍遥。 徒对盈尊④酒,兼无愁可销。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被贬谪江州司马时所作。②趁 【查看全文】
2 叹老·晨兴照青镜翻译赏析_叹老·晨兴照青镜原文_作者白居易《叹老晨兴照青镜》作者为唐朝诗人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晨兴照青镜,形影两寂寞。少年辞我去,白发随梳落。 万化成于渐,渐衰看不觉。但恐镜中颜,今朝老于昨。 人年少满 【查看全文】
3 伤友·陋巷孤寒士翻译赏析_伤友·陋巷孤寒士原文_作者白居易《伤友陋巷孤寒士》作者为唐朝诗人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恓恓。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 平生同门友,通籍在金闺。曩者胶漆契,迩来云雨睽。 正逢下朝 【查看全文】
4 临都驿送崔十八翻译赏析_临都驿送崔十八原文_作者白居易《临都驿送崔十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勿言临都五六里,扶病出城相送来。 莫道长安一步地,马头西去几时回。 与君后会知何处,为我今朝尽一杯。 【查看全文】
5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阅读答案与解析-白居易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①半江红。 可怜②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③月似弓。 【注】①瑟瑟:原义为碧色珍宝,此指碧绿色。②可怜:可爱。③真珠:即珍珠。 17. 诗 【查看全文】
6 途中寒食翻译赏析_途中寒食原文_作者白居易《途中寒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