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阅读答案-岑参,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发布时间: 2022-04-28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1】
〔唐〕岑参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到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2】,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3】,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4】。
十日过沙碛【5】,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注释:【1】天宝八年(749),岑参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兼任都护)高仙芝幕府掌书记,本诗为作者首次赴安西途中所作。宇文判官,高仙芝属下。【2】谁家子:指宇文判官。【3】安西:指安西节度使治所龟兹镇。【4】西州:唐时州名,在吐鲁蕃一带。【5】沙碛:沙漠、戈壁。【6】飕飗:风声。
12.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驿”两句写西行路程的遥远,同时也写出行进的迅速。
B.“沙尘”两句勾画出一个餐风宿露、鞍马风尘的骑者形象。
C.“自道”一句点出骑者身份与近况,又暗示其兴奋与自豪。
D.“十日”四句写作者此次西行的沿途景况,描绘非常真切。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初次赴安西边塞,因为过陇山途中的艰难和边塞的艰辛等,情怀悲壮。
B.诗人既赞赏宇文判官的坦率真诚,也对其戍边是为妻子而打算的想法不解。
C.本诗写事、写景、写情真切,展现了当时戍边将士的生活图景和精神世界。
D.本诗采用近体诗的形式,格律严谨,对仗工整,一韵到底,富有音乐美感。
14.本诗前面已说“令人愁”,结尾又说“不愁”,前后是否矛盾?请结合诗歌内容简析。(6分)


12 D
13 C
14【答案要点】不矛盾。诗前面之“令人愁”,指因行役和思乡而愁。结尾“不愁”指诗人为宇文判官以身许国、公而忘私的戍边情怀和爱国精神所感染,要与他一道携手共赴边塞,为国效力,不再忧虑西行征途前路漫漫。全诗先“愁”后慷慨,以昂扬情感收结全诗,前后情感变化并不矛盾。
【评分标准】答不矛盾1分,答矛盾不得分。简析“令人愁”“不愁”各得2分,扣题干小结情感不矛盾1分。)
【答案示例】不矛盾(1分)。诗前面“呜咽令人愁”之“令人愁”,指诗人初赴安西途经陇山,因路程之遥(远离家乡)、速度之快和闻流水之声,产生了行役之情和思乡之感(之愁)。(2分)结尾“不愁前路修”之“不愁”,是诗人听了宇文判官“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等一席话后,被他以身许国、公而忘私的戍边情怀和爱国精神感染,(1分)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要与他一道,携手共赴边塞,同赴国事,为国效力,不再忧虑西行征途前路漫漫,因而“不愁”。(1分)全诗先因行役和思乡而“愁”,后因戍边和爱国而慷慨,以昂扬情感收结全诗,所以前后情感不矛盾,体现了全诗慷慨昂扬的格调。(1分)


相关阅读
1 送卢郎中除杭州赴任翻译赏析_送卢郎中除杭州赴任原文_作者岑参

罢起郎官草,初分刺史符。 海云迎过楚,江月引归吴。 城底涛声震,楼端蜃气孤。 千家窥驿舫,五马饮春湖。 柳色供诗用,莺声送酒须。 知君望乡处,枉道上姑苏。 【查看全文】

2 送杨子·斗酒渭城边翻译赏析_送杨子·斗酒渭城边原文_作者岑参

《送杨子斗酒渭城边》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查看全文】

3 题新乡王釜厅壁翻译赏析_题新乡王釜厅壁原文_作者岑参

《题新乡王釜厅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怜君守一尉,家计复清贫。 禄米尝不足,俸钱供与人。 城头苏门树,陌上黎阳尘。 不是旧相识,声同心自亲。 【鉴赏 【查看全文】

4 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原文_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翻译赏析_作者岑参

《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前言】 《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 【查看全文】

5 岑参:逢入京使

《 逢入京使 》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 : 1、故园:指长安,作者在长安有别墅。 2、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查看全文】

6 寄左省杜拾遗阅读答案-岑参,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寄左省杜拾遗 (唐)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②限紫微③。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①杜拾遗:杜甫。杜曾任左拾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