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山行·疲马卧长坂翻译赏析_暮秋山行·疲马卧长坂原文_作者岑参

发布时间: 2017-09-07

  《暮秋山行·疲马卧长坂》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前言】
  这首诗写暮秋山行的所见所感。诗的开头就以“马”、“长坂”写山行,但并非写山间行走,而是写山间停歇。而且这种停歇又并非那种充满雅致逸兴的停歇,而是“疲卧”,以马的疲于山行,衬托了人的倦于奔波。接着,又以渡口西沉的斜阳来烘托诗人的心境。
  【注释】
  ⑴旻(mín)天,天空。此处指秋季的天。
  ⑵鶗鴂(tíjué):亦作“鶗鴃”,即杜鹃鸟。
  【翻译】
  疲惫的马儿睡卧在长长的山坡上,太阳已经落到水面上。山中的秋风吹进空寂的树林,树叶飒飒作响,好像有人进入林中。苍茫的天空下起冷冷的雨,青石的路面没有了灰尘。千万种念头,都在这傍晚出现在脑海,万物的声音都在萧瑟的清晨悲鸣。鶗鴂昨晚还在鸣叫,蕙草已经开始枯萎。何况我这远行的异乡人,自然就会有很多艰苦的辛酸。
  【鉴赏】
  诗的下面四句写“暮秋”,是山行的环境。“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两句先以风吹空林来表现林的“空”,又以仿佛有人而实则无人来衬托林的“空”,幽深静寂的环境写得十分生动。“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正值秋日凉雨初霁,路上行尘不起。前两句从左右,这两句从上下将山间景色点染得更为幽静空寂。这四句所写的山色极其生动逼真,使人如临其境,就其本身而言,如唐代殷璠所说,是“宜称幽致”的,然而在此时此地,它所映衬的却是诗人空虚惆怅的心境。诗人之所以“卧”,并非由于山色幽雅宜人,而是由于千般烦恼与愁绪集于一身,是由于“疲”。
  以下由“千念”一转,写所感。此时正是岁暮时节,而迎萧瑟秋风,诗人百感交集,而其感情基调则是一“悲”字。以“千念”统领,说明诗人感触很多,这一切都由“暮节”而引发。“万籁”表明其声响之多,然而这一切音响只能越发触动诗人悲愁心绪。客观环境中的“万籁”,反衬主观心境中的“千念”。“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在这里,诗人用屈原诗意,以鶗鴂已鸣,芳草色陈,比喻盛时已过,年岁渐高,抱负难以施展;流露出对岁月,实际是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诗的最后两句在上文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说明自己的处境:岁月已晚,而自己仍在异乡漂泊奔波。“远行”二字呼应题目“山行”,表现此行之遥远艰辛,同时暗示出远行奔波之毫无成就。诗人所疲于山行的原因,就在诗的这四句中说明了;而“苦辛”二字则为“暮秋山行”作了总的归结。
  这首诗将暮秋景色与山行所感紧密结合,使之相互衬托,从而突出了诗人倦于仕途奔波的心境。其中写山色四句,语句清新自然,描绘生动传神,意境幽远凄清,与全诗格调极为和谐。


相关阅读
1 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原文_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翻译赏析_作者岑参

《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前言】 《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 【查看全文】

2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翻译赏析_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原文_作者岑参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 【查看全文】

3 玉门关盖将军歌翻译赏析_玉门关盖将军歌原文_作者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 五千甲兵胆 【查看全文】

4 送张都尉东归阅读答案-岑参,白羽绿弓弦,年年只在边

送张都尉东归 岑参 白羽绿弓弦,年年只在边。 还家剑锋尽,出塞马蹄穿。 逐虏西逾海,平胡北到天。 封侯应不远,燕颔岂徒然。 【注】①燕颔:威武状。 9.诗歌前三联是从哪些方面 【查看全文】

5 胡歌·黑姓蕃王貂鼠裘翻译赏析_胡歌·黑姓蕃王貂鼠裘原文_作者岑参

《胡歌黑姓蕃王貂鼠裘》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前言】 《胡歌》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 【查看全文】

6 古诗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翻译赏析_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原文_作者岑参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 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 橐驼何连连,穹帐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