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 注释】
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
②赤亭: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
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
④酒家垆(lú):酒家。
1.下列各项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诗歌一、二两句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烘托了李副使不畏艰苦、奔赴边关的豪迈气概。
B.“知君惯度祁连城”一句说“知道您经常出入边地”,高度概括了李副使不平凡的经历。
C.“岂能愁见轮台月”一句是反写,明说李副使不会因见轮台月而想念“我”,实则借此表达“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D.诗的五、六两句是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表达了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E.诗的七、八两句直抒胸襟,既可看作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是自己的理想和壮志。显示出作者的英雄豪气,将诗情推向高潮。
2.同是送别诗,试比较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表情达意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6分)
1.CD C项“实则借此表达‘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错。“岂能愁见轮台月”,岂能见到轮台的月亮而惹起乡愁呢?这里“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是盛唐时代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反映,是盛唐之音中一个昂扬的音节。D项,“表达了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错,结合下一句“送军万里西击胡”,作者越过一般送别诗多诉依依不舍之情的藩篱,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化惆怅为豪放,在送别的试题下开拓了新的意境。
2.相同处:两首诗都一反送别诗的离愁别绪,写得格调高昂,气势宏伟。本诗抒发了劝勉友人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劝慰友人,表达了一种旷达之情。
不同点:本诗字里行间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祝酒劝饮,从自始至终全无离别的伤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由“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的凄恻,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乐观与豁达,到最后的劝慰,情感起伏大。
【翻译】
六月的火焰山更是灼热,赤亭道口怕要行人断绝。知道您经常度越祁连城,哪里会害怕见到轮台月。请您下马暂进入酒家垆,送您到万里之外西击胡。功名富贵只向马上求取,您真是一位英雄大丈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翻译赏析
相关阅读
1 题苜蓿峰寄家人翻译赏析_题苜蓿峰寄家人原文_作者岑参
《题苜蓿峰寄家人》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前言】 《题苜蓿峰寄家人》是唐代诗人岑参创 【查看全文】
2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寄左省杜拾遗 》 作者: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释 : 1、趋:小步而行,表示上朝时 【查看全文】
3 题金城临河驿楼阅读答案-岑参,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题金城临河驿楼① 岑参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②。 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 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①岑参: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唐代边 【查看全文】
4 宿铁关西馆阅读答案-岑参,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宿铁关西馆 岑参 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 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②。 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 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 [注]①铁关:即铁门关,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 【查看全文】
5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翻译赏析_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原文_作者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 【查看全文】
6 高冠谷口招郑鄠翻译赏析_高冠谷口招郑鄠原文_作者岑参《高冠谷口招郑鄠》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前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