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①武威:凉州(边塞),诗人所在地。②晋昌:瓜州。
1、“边柳挂乡愁”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为传神?请赏析。
【答案】“挂”字。“挂”是“悬挂”之意,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形象,突出乡愁的沉重,把乡愁与杨柳联系在一起,更显离愁。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这是一道炼字题,考生在答题时要先找出用得最为传神的那个字。该句中用得最传神的字就是“挂”,作者巧妙地运用“挂”这一动词,把无形的、抽象的乡愁化为有形的、可观可触的具体事物,并且与“柳”联系在一起,目的就是突出乡愁的沉重。
2、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答案:①年华已逝、功业未成的伤感。 ②好友归来的惊喜。(每点3分)
解析
颈联“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直抒胸臆,抒发的是年华已去而功业未成的感慨。“白发悲明镜”与李白在《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情感是一致的,抒发的都是年华已去的感伤。而“青春换敝裘”则补充说明了为什么要悲白发。生老病死本是人生难免,而诗人对年华的失去如此悲伤,是因为大好青春年华居然没有建功立业,居然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裘”是名贵的皮大衣,是达官贵人才穿得起的,在这里暗指功业。因为封建时代的读书人讲究的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而盛唐时代的诗人更加是以天下为己任,几乎个个都觉得自己有宰相之才,能够辅助皇帝成就一个盛世。岑参毫无疑问也会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但一个“敝裘”就明白的说出了自己心中的不得志。
尾联“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抒发了两种情感,一是为好友宇文判官出使顺利返回瓜州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但同时又为自己仍然滞留在边塞(武威)而归期无着落而感到伤感与无奈。高兴又伤感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的透露出来。诗歌的结尾含蓄而有意味深长,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相关阅读
1 题苜蓿峰寄家人翻译赏析_题苜蓿峰寄家人原文_作者岑参
《题苜蓿峰寄家人》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前言】 《题苜蓿峰寄家人》是唐代诗人岑参创 【查看全文】
2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翻译赏析_送四镇薛侍御东归原文_作者岑参《送四镇薛侍御东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 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 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 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 【前 【查看全文】
3 送张都尉东归阅读答案-岑参,白羽绿弓弦,年年只在边送张都尉东归 岑参 白羽绿弓弦,年年只在边。 还家剑锋尽,出塞马蹄穿。 逐虏西逾海,平胡北到天。 封侯应不远,燕颔岂徒然。 【注】①燕颔:威武状。 9.诗歌前三联是从哪些方面 【查看全文】
4 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翻译赏析_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原文_作者岑参《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寇尚未尽,大军镇关门。 旌旗遍草木,兵马如云屯。 圣朝正用武,诸将皆承恩, 不见征战功,但闻歌 【查看全文】
5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其一翻译赏析_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其一原文_作者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其一》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前言】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是唐 【查看全文】
6 胡歌·黑姓蕃王貂鼠裘翻译赏析_胡歌·黑姓蕃王貂鼠裘原文_作者岑参《胡歌黑姓蕃王貂鼠裘》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前言】 《胡歌》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