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月对驿近寺翻译赏析_舟月对驿近寺原文_作者杜甫

发布时间: 2017-09-05

  《舟月对驿近寺》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
  金刹清枫外,朱楼白水边。
  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
  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
  【前言】
  《舟月对驿近寺》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作于诗人出峡之后。首联写舟中月夜的清明景象,颔联与颈联状写诗人在舟中的所见所闻,尾联写诗人自己无法入眠。全诗语言清丽,意境凄凉,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与外界景物的隔膜,表现了诗人的寂寞孤独之情。
  【注释】
  ⑴对驿:对着驿站。近寺:靠近寺庙。
  ⑵更深:夜深。唐杜甫《火》诗:“流汗卧江亭,更深气如缕。”不假烛:不借烛光来照明。
  ⑶明船:是说月光照亮了船舱。
  ⑷金刹:指佛寺宝塔。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序》:“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周祖谟校释:“金刹者,幡柱也。此指浮图而言。”清枫:苍翠的枫树。南方江边多种此树。一作“青枫”。
  ⑸朱楼:谓富丽华美的楼阁。此指驿站。《后汉书·冯衍传下》:“伏朱楼而四望兮,采三秀之华英。”白水:泛指清水。晋潘岳《在怀县作》诗之二:“白水过庭激,绿槐夹门植。”
  ⑹眇眇:形容啼声细小,隐约。
  ⑺娟娟:姿态柔美的样子。
  ⑻皓首:白头,白发。谓年老。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江湖客:流落江湖的人。作者自称,其中蕴含身世慨叹。唐杜甫《竖子至》诗:“敧枕江湖客,提携日月长。”
  ⑼钩帘:钩起帘子。
  【翻译】
  夜深了,由于明月当头,船上用不着点起灯烛。船的停靠处临近驿站和寺庙。青青的枫树林后,寺庙镶金的佛塔耸立着。驿站朱红的楼阁紧靠着白色的江水边。城楼上乌鸦的啼叫隐隐传来,江边夜宿的鹭鸟显出柔美的姿态。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满头白发飘零在外的我又怎能睡得着呢。
  【赏析】
  此诗状写了这样的情景:小船暂泊,夜色已深,皎月入舱,寺静楼寂,乌啼隐约,鹭宿安稳,唯有苍颜白发的诗人,难以成寐,独自出舱,卷帘望月。
  诗的首联便告诉读者:此时已经到了深夜,朗月清辉,遍洒人间,无需烛光,船中自明。为什么只有诗人清醒地沐浴在深夜的皎皎清辉中呢?或许那一夜,也只是诗人无数个失眠之夜中的普通一夜罢了。只不过,那晚的月色太过清明,格外美好,以至于让诗人不由得便步出船舱,放眼四望。接下来诗写于那夜的明月之下作者看到的与听到的景象。
  颔联写所见:青青的枫林外是金光闪烁的佛寺宝塔,银白色的水波边是驿站里那朱红色的小楼。它们在这皎洁的月光抚慰下静静地安睡着。
  颈联状所闻:隐隐约约从城里传来乌鹊的啼声,还是那只寻找“可依”之枝的“乌鹊”吗?用心聆听的诗人好像没能捕捉到乌鹊的身影。而收回视线,他却看到了岸边安然卧宿的野鹭:那羽毛柔顺的野鹭睡得好香甜哪,偶尔发出的窸窣声应该是它梦中的呓语吧。
  睡不着的恐怕只有浪迹江湖、白发满头的诗人了!在尾联里,诗人说,在这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坐在帘儿高挂的船舱之内,难以成眠。无眠的诗人在那个皎月朗照的夜晚,在青枫古刹边,思绪复杂,或许是想国事未安,或许是想亲朋离散,或许是想壮志难酬,或许是想人生苦短。


相关阅读
1 白丝行·缫丝须长不须白翻译赏析_白丝行·缫丝须长不须白原文_作者杜甫

《白丝行缫丝须长不须白》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 象床玉手乱殷红,万草千花动凝碧。 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 美人 【查看全文】

2 溪涨·当时浣花桥翻译赏析_溪涨·当时浣花桥原文_作者杜甫

《溪涨当时浣花桥》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当时浣花桥,溪水才尺馀。白石明可把,水中有行车。 秋夏忽泛溢,岂惟入吾庐。蛟龙亦狼狈,况是鳖与鱼。 兹晨已半落 【查看全文】

3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翻译赏析_过宋员外之问旧庄原文_作者杜甫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 枉道秖从入,吟诗许更过。 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前言 【查看全文】

4 冬至阅读答案-杜甫,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冬至 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1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的理 【查看全文】

5 《送李卿晔》阅读答案与解析-杜甫

送李卿晔① 杜甫 王子思归日,长安已乱兵。 沾衣问行在,走马向承明②。 暮景巴蜀僻,春风江汉清。 晋山③虽自弃,魏阙④尚含情。 【注】①李晔,唐宗室之后,故诗中称王子,时以 【查看全文】

6 对雪阅读答案-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对雪① 杜 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