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②,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③,苑边高冢卧麒麟④。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注:①这首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曲江:河名,在陕西西安市东南郊,唐朝时候是游赏的好地方。②经眼:从眼前经过。③翡翠:翡翠鸟。④麒麟:石麒麟墓饰。
9. 前三句(“一片”~“经眼”)如何层层渲染“伤多”,请分析。(6 分)
10. 尾联“行乐”在诗中具体指什么?诗人 “行乐”原因有哪些,请具体说明。(5 分)
参考答案
9.开头借“一片(一瓣)花飞”,暗示春天开始消逝,敏感诗人开始伤感;接着借 风飘万点花情景,表达诗人满腹愁怀(“正”字);最后描写春花“欲尽”,诗人只得“且 看”(姑且去看,实际不忍再看),诗人愁绪无以复加。
【评分建议】1 层意思 2 分。“原因”和“情感状态”必须明确表述。
10.“酒入唇”(“喝酒”)。百花凋零,春光逝去,令人发愁;景象残败,昔盛 今衰,令人感伤;浮名无用,羁绊自身,令人难受。(惜春伤春、忧时伤世、看透浮名)
【评分建议】第一问 1 分;第 2 问答出答出 1 点给 1 分,答出 2 点给 3 分,答出 3 点给4 分。
二
1.下列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首联从花瓣飘飞的景象落笔,描绘出“风飘万点”的暮春图景,“落花时节”所牵动的不仅是诗人的伤春之愁,而且有对国家大难未靖、自己忠而见弃的哀愁。
B.“一片花飞减却春”表现出诗人非同寻常的敏锐感觉,美好事物的一点点缺憾都引起诗人的惆怅,“一片花飞”与成语“一叶知秋”异曲同工,堪称锤炼语言的典范。
C.颔联写趁花还未落尽,赶快欣赏,不怕酒多会伤身,开怀畅饮。句中的“且看”是只管看之意,“莫厌”是不推辞之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光,尽情行东的愿望。
D.颔联两句不但形象丰富,对仗工整,而且“且”“莫”“欲”等虚字的大量运用,更利于传达丰富的意蕴和幽微的情绪,展现了格律与灵活辩证统一的艺术成就。
E.颈联与刘禹锡的两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内容和手法相同,都是以小见大,在荒凉破败之景中寄寓了作者慨叹盛衰兴亡、物是人非的伤感。
2.尾联中的“物理”指事物变化的规律。诗中作者“细推”的有哪些“物理”,体现作者怎祥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CE(4分)(选对一项2分,二项4分)
2(6分)诗中的“物理”既有自然界美好事物、美好生命的盛衰枯荣,也有国家盛衰人事兴亡的无常。(2分)尾联表面上是写作者的感想:世间万物兴衰无常、得失难料,既然无法实现理想,何必留恋官位荣华,索性抛开世俗功名的束缚,自在行乐。(2分)而实际上,旷达之语的背后潜藏的还是诗人有志难伸、报国无门的悲哀。
相关阅读
1 北征·皇帝二载秋翻译赏析_北征·皇帝二载秋原文_作者杜甫
《北征皇帝二载秋》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拜辞诣阙下 【查看全文】
2 《春归·苔径临江竹》阅读答案-杜甫春归① 杜甫 苔径临江竹, 茅檐覆地花。 别来频甲子②,倏忽又春华。 倚杖看孤石, 倾壶就浅沙。 远鸥浮水静, 轻燕受风斜。 世路虽多梗, 吾生亦有涯。 此身醒复醉, 乘兴即为家 【查看全文】
3 槐叶冷淘翻译赏析_槐叶冷淘原文_作者杜甫《槐叶冷淘》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经齿冷于雪,劝人 【查看全文】
4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二)》阅读答案与鉴赏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二)① 杜 甫 马度秦山雪正深,北来肌骨苦寒侵。 他乡就我生春色,故国移居见客心。 欢剧提携如意 ② 舞,喜多行坐白头吟。 巡檐索共梅花 【查看全文】
5 陪诸贵·雨来沾席上翻译赏析_陪诸贵·雨来沾席上原文_作者杜甫《陪诸贵雨来沾席上》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 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 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 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前言 【查看全文】
6 上韦左相二十韵翻译赏析_上韦左相二十韵原文_作者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 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霖雨思贤佐,丹春忆旧臣。 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 沙汰江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