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行阅读答案-杜牧,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发布时间: 2020-10-24
村行
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半”交代了村行时间是春色烂漫的季节,“南阳西”交代了村行的地点。
B. 遍村柔桑,欣欣向荣。“过”写出柔桑生长姿态和鲜嫩的形状,活灵活现。
C. 诗人戴着蓑笠唱着牧歌,看见篱边穿裙子的农家少女,诗歌充满了乡野情味。
D. 主人摆出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给人以味觉上的美感,表现了农村的人情美。
16. 诗歌的颔联极其精妙,请简要赏析,并说明其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
【答案】
15. C    C项,“诗人戴着蓑笠唱着牧歌,看见篱边穿裙子的农家少女”错误,“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的意思是:披着蓑衣的牧童正在唱歌,穿着红裙的少女隔着篱笆偷偷张望。所以应是戴蓑笠的牧童歌唱、穿裙子的农家少女窥视行人。
16. ①“娉娉”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扶风垂柳的柔媚之态,情趣盎然。②“娉娉”“点点”巧用叠词,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形式优美。③照应前文“春半”, 为下文的“蓑”“半湿”做铺垫。

【解析】
【详解】
本颢考查赏析诗歌诗句和分析结构技巧的能力。
赏析诗句时要注意从手法、情感等方面进行,写景的诗句一般从景与情的关系着手,本诗句运用了叠词的手法,可以从音韵等角度分析。分析结构上的作用时要注意相关诗句在整首诗中所处的位置。
诗人笔下之柳,不是呈一种动势,而是呈多种动势。它不仅下垂,而且随风摇动,仿佛少女娉娉的腰肢一样,左右摆动。“娉娉”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扶风垂柳的柔媚之态,情趣盎然。此外,作者所写的雨,不是大雨,而是点点细雨。“点点”,还呈现出落雨的动势。雨落水塘,溅起圆圆的水花,“回”字,与前面的“垂”字对照,“点点”与前面的“娉娉”对照,更加强了风景的动态美。“娉娉”“点点”巧用叠词,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形式优美。如果说,前面两联是写风景动态美的话,那么,后面两联就是写风情动态美了。
诗句“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照应首联“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中的“春半”,并为下文的“蓑”“半湿”做铺垫。


相关阅读
1 雪中书怀·腊雪一尺厚翻译赏析_雪中书怀·腊雪一尺厚原文_作者杜牧

《雪中书怀腊雪一尺厚》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 愤悱欲谁语,忧愠不能持。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凡称曰 【查看全文】

2 怀钟陵旧游四首(其一)阅读答案-杜牧,一谒征南最少年,虞卿双壁截防④鲜

怀钟陵①旧游四首(其一) 杜牧 一谒征南②最少年,虞卿③双壁截防④鲜。 歌谣千里春长暖,丝管高台月正圆。 玉帐军筹罗俊彦,绛帷⑤环佩立神仙。 陆公⑥余德机云在,如我酬恩合 【查看全文】

3 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翻译赏析_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原文_作者杜牧

《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古诗全文如下: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前言】 《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是唐代诗 【查看全文】

4 南陵道中翻译赏析_南陵道中原文_作者杜牧

《南陵道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前言】 《南陵道中》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此诗 【查看全文】

5 过勤政楼阅读答案-杜牧,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过勤政楼 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②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③。 注:①勤政楼:唐玄宗开元前期所建,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②千秋 【查看全文】

6 重登科·星汉离宫月出轮翻译赏析_重登科·星汉离宫月出轮原文_作者杜牧

《重登科星汉离宫月出轮》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罗春。 花前每被青蛾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注释】 绮罗:有花纹丝织品 绮罗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