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阅读答案-杜牧

发布时间: 2023-03-15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杜 牧
远信初逢双鲤①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樽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②冷,暮江寒觉晏裘③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注]①双鲤:代指书信。②姜被:兄弟和兄弟之情。③晏裘:晏子裘。春秋齐相晏婴,以节俭力行著称,着布衣鹿裘以朝。后因以“晏子裘”为称人节俭的典故。亦谓处境困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标题,诗人远行他乡,在冬至日让入京使者给弟弟捎封家信。
B.颔联写诗人借酒消愁,而愁不能解,遥想兄弟来获得一种心灵的安慰。
C.颈联运用典故,“姜被冷”既指被薄天冷,也传达了和弟弟的感情深厚。
D.全诗抒发情感都极其委婉含蓄,天气、环境变化总能触发诗人的情感。
(2)这首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弟弟的殷殷情意,请简要分析尾联是怎样抒情的。

答案:
(1)D
(2)尾联为景物描写(以景结情、虚实结合),诗人听到风吹竹门的声音,联想到可能会有冷雪打落在松窗之上,寒风已令诗人惆怅,冷雪更令诗人焦虑,诗人担忧弟弟如何度过这寒冷的日子。诗人特意描绘寒风冷雪的情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弟弟深切的关怀,这种景中含情的手法,更深切感人,回味悠长。

【解答】
(1)D.“全诗抒发情感都极其委婉含蓄”错误,这首诗颔联“忆弟兄”属直接抒情。
故选D。
(2)诗歌尾联“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以景结情,愈加显示了兄长的心情之沉重。飒飒的寒风已让作者深感不安,更何况是冷雪呢?即使不是雪,难道雪天的到来还会远吗?思念关切之情演变为更深的惆怅焦虑。本文层层推进,还渐加强对亲人的关切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书寄怀弟之情的亲情诗。
杜牧只有一个弟弟,兄弟友爱,曾因照顾生病的弟弟而弃掉监察御史和吏部员外郎的官职,可见杜牧对弟弟的关心。杜牧对弟弟的感情,我们也可以从他的这首诗看得出来。这首诗寄托了杜牧对弟弟情深意切的关心,这种关心,作者是通过最简捷朴素的生活层面加以表达的。作者善于运用对气候、环境的感受来表达思念骨肉的忧愁、惆怅。首联点明了节令,冬至到了,气候转冷了,不知远方的弟弟境况如何?写封家书问候一下吧。时令的推移,引发了感情的起伏变化。颔联把两种感情加以对比,烘托对弟弟的殷切思念。一杯苦酒,默坐独饮,非但无以解忧,反而顿生愁绪无数。这种愁闷,不是遥远的国家之忧,而是更有直接的切肤之感的骨肉之痛。颈联更是表达了一位敦厚的兄长对弟弟关心的无微不至。作者以自身的感受来推测亲人的处境:天冷了,不知多病的弟弟是否知道保重自己的身体?是否知道添衣加被?这种关心之情着实感人。尾联愈加显示了兄长的心情之沉重。飒飒的寒风已让作者深感不安,更何况是冷雪呢?即使不是雪,难道雪天的到来还会远吗?思念关切之情演变为更深的惆怅焦虑。本文层层推进,还渐加强对亲人的关切之情。


相关阅读
1 清明翻译赏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全文古诗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前言】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 【查看全文】

2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翻译赏析_作者杜牧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全文古诗如下: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言】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 【查看全文】

3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原文_题宣州开元寺水阁翻译赏析_作者杜牧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查看全文】

4 村舍燕·汉宫一百四十五翻译赏析_村舍燕·汉宫一百四十五原文_作者杜牧

《村舍燕汉宫一百四十五》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 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 【查看全文】

5 怀钟陵旧游四首(其一)阅读答案-杜牧,一谒征南最少年,虞卿双壁截防④鲜

怀钟陵①旧游四首(其一) 杜牧 一谒征南②最少年,虞卿③双壁截防④鲜。 歌谣千里春长暖,丝管高台月正圆。 玉帐军筹罗俊彦,绛帷⑤环佩立神仙。 陆公⑥余德机云在,如我酬恩合 【查看全文】

6 卜居招书侣翻译赏析_卜居招书侣原文_作者杜牧

《卜居招书侣》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忆昨未知道,临川每羡鱼。 世途行处见,人事病来疏。 微雨秋栽竹,孤灯夜读书。 怜君亦同志,晚岁傍山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