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废林泉寺翻译赏析_池州废林泉寺原文_作者杜牧

发布时间: 2017-09-06

  《池州废林泉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废寺碧溪上,颓垣倚乱峰。
  看栖归树鸟,犹想过山钟。
  石路寻僧去,此生应不逢。
  【前言】
  《池州废林泉寺》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诗作。该诗描写的是一座因会昌法难而被拆毁的寺庙,流露出了一种“寺庙虽毁,禅心犹存”的思想。
  【注释】
  ①池州,今安徽贵池县。杜牧曾于此任过州刺史。林泉寺,在贵池县内西街。唐废后,宋太平兴国初改建。
  ②颓垣:倒塌的墙。
  【翻译】
  寺院废弃碧溪旁,寺墙倒塌群山中。眼看暮鸟栖旧树,心随晚钟过山峰。沿着石路寻僧去,只恐此生难相逢。
  【赏析】
  晚唐会昌年间,唐武宗大力打击佛教势力。公元844年(会昌四年)下令拆毁天下山房兰若并令被拆寺僧尼还俗。据公元845年(会昌五年)武宗诏载,天下共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零五佰人。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经过这次打击,佛教许多宗派一蹶不振,而“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佛教禅宗,在晚唐却更加兴盛起来。禅的重精神领悟而不拘修道形式是经过中国文化改造而适合中国文化的宗教主旨。杜牧亲身经历了“会昌法难”,该诗让世人读到在寺院毁弃后,禅的精神的存在。寺院废弃了,但它旁边的溪水仍清澈地流淌;寺墙坍塌了,但它四周的山峰依然耸立。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似乎象征了禅的精神。暮鸟依然归来,游人在怀念山寺里传出的钟声。这代表了一种人们在情感上的皈依,佛的力量、禅的根性已种入了人们的心中。僧人已经不见踪影,可能已被迫还俗,可能已混迹世间,可能已云游他方。然而,只要佛心在、佛性在,一念悟,众人即佛,又何必一定要有出家僧呢。会昌之后,禅宗分宗立派更加兴盛,就是因为它的不拘形式的禅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相关阅读
1 西江怀古阅读答案-杜牧,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西江怀古 [唐]杜牧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①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注】①魏帝即 【查看全文】

2 题宣州开元寺翻译赏析_题宣州开元寺原文_作者杜牧

《题宣州开元寺》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朝谢脁城,东吴最深处。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 青苔照朱阁 【查看全文】

3 怀钟陵旧游阅读答案-杜牧,滕阁中春绮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

怀钟陵旧游 杜牧 滕阁中春绮席开,柘枝②蛮鼓殷晴雷。 垂楼万幕青云合,破浪千帆阵马来。 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 连巴控越知何有?珠翠沉檀处处堆。 [注]①钟陵,今南 【查看全文】

4 《悲吴王城》阅读答案-杜牧

悲吴王城 杜牧 二月春风江上来,水精波动碎楼台。 吴王宫殿柳含翠,苏小宅房花正开。 解舞细腰何处往,能歌姹女逐谁回。 千秋万古无消息,国作荒原人作灰。 【注】吴王城:三国时 【查看全文】

5 江上雨寄崔碣翻译赏析_江上雨寄崔碣原文_作者杜牧

《江上雨寄崔碣》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半平江雨,圆文破蜀罗。 声眠篷底客,寒湿钓来蓑。 暗澹遮山远,空濛著柳多。 此时怀旧恨,相望意如何。 【查看全文】

6 送国棋王逢翻译赏析_送国棋王逢原文_作者杜牧

《送国棋王逢》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优柱,鏖兵不羡霍嫖姚。 得年七十更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