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与解析-2021年广西中考题

发布时间: 2021-08-29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古代诗词中不同题材的诗词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会用到不同的意象。请说说上文所属题材类别并写出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意象。
(2)下列哪一项与词人的心情最接近?请加以判断并简要分析。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D.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答案:
(1)边塞诗;“羌管”和“霜”。
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词中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词人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同时还表现出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是一首边塞诗。“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选择典型意象“羌管”和“霜”,渲染出萧瑟肃杀的气氛,蕴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
(2)C
本题考查诗人情感的把握。这首《渔家傲》不是令人消沉斗志之词,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而更热爱祖国,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比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D.“挥手”这一动作体现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乐观豁达;“班马鸣”(或“萧萧“)化用典故,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
故选:C。



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范仲淹的《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


相关阅读
1 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范仲淹,谈谈对题目“秋思”的理解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查看全文】

2 范仲淹的诗

范仲淹的诗 1、《 江上渔者 》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 西溪见牡丹 》 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 忆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 3、《 定风波 》 罗 【查看全文】

3 范仲淹:御街行

《 御街行 》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 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 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 【查看全文】

4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其八、其九)阅读答案-范仲淹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其八、其九)① 范仲淹 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 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② 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 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③ [注] ①宋仁宗明道二年(1 【查看全文】

5 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阅读答案-范仲淹

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 宋 范仲淹 老来难得旧交游,莫叹樽前两鬓秋。 少日苦辛名共立,晚年恬退语相投。 龚黄政事聊牵强①,元白邻封且唱酬②。 附郭田园能置否?与君乘健早归休 【查看全文】

6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翻译赏析_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原文_作者范仲淹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作者为宋朝诗人范仲淹。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