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秋日怀旧》阅读答案与解析-范仲淹

发布时间: 2019-09-29
御街行•秋日怀旧
宋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②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③,谙尽孤眠滋味。都来④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①香砌:有落花的台阶。②真珠:即珍珠。③敧(qī):倾斜。④都来:算来。
18. 离愁别绪这一婉约词共通的情感,被历代词人不断变化的语言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如这首词中“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几句,就与范仲淹本人《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_____,_____”①“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就与后来李清照的《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②有异曲同工之妙。(每处有两句,任选一处)
19. 结合全词,从内容和技巧两个方面赏析这首词。


18.     (1). 酒入愁肠    (2). 化作相思泪    (3). 才下眉头    (4). 却上心头 
19. 内容:人去楼空的落寞感;良辰美景无人与共的哀愁;长期客居他乡,油然而生怀人相思之情。技巧:借景抒情,词人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绘,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景象,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情感;以声衬静,词人写枯黄的落叶轻盈落在地上,声音轻而细碎,反衬夜的岑静,表现词人内心极度孤寂;运用比喻、通感、夸张等手法抒情,“月华如练”“愁肠已断无由醉”。直接抒情,“长是人千里”“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词人在感情的激流汹涌澎湃之际,以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的手法已不能淋漓尽致地抒发内心的情感,就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倾吐愁思。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综合两者的特点来设题。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愁肠”“相思”“才下”“却上”等。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结合全词,从内容和技巧两个方面赏析这首词”,本题设题的范畴很大,既包括技巧,又包括内容情感。从内容来看,这首词上片以写景为主,景中寓情,以寒夜秋声衬托主人公所处环境的冷寂,突出人去楼空的落寞感,并抒发了良辰美景无人与共的愁情;下片以抒情为主,通过写作者长期客居他乡,不免被如素练般的月光感发出阵阵思愁,将怀人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从技巧来看,上片景中含情。词人先从落叶写起。枯黄的落叶轻盈落在地上,声音轻而细碎,然而词人仅凭耳朵就能听到这些轻细的声音,说明词人的内心极度孤寂,也反衬了夜的岑静,开头对秋声、秋色的描绘,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景象,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同时这也是以声衬寂的手法。“月华如练”,词人通过词人卷起珠帘,观看夜色,只见天色清淡如洗,星河如瀑,飞泻远方,这是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愁肠已断无由醉”,因见不到思念的人儿,词人只好借酒浇愁,可愁到深处,已是肠断,这是使用夸张的修辞;“寒声碎”,诗人以“寒”意在告诉读者这细碎的声响不仅带着寒冷的秋意,更传达着他落寞的心境,“寒”本是触觉,此处用来形容“声”,这是以触觉来写听觉,使用通感的修辞。“长是人千里”“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浓浓的愁苦本已侵扰着离人,可一盏如豆的青灯忽明忽暗,与室外月明如昼两相映衬,自然更添凄凉,倍加酸楚,使人无法入睡。因而只能斜靠枕头,寂然凝思,黯然神伤。“谙尽孤眠滋味”中的“谙尽”与上片的“年年”遥相呼应,再次说明愁绪由来已久,诗人直抒胸臆,直接倾吐内心的愁思。



14. 下列关于这首词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词的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
B. “纷纷坠叶”主要是诉诸视觉,借眼睛所看到的落叶声响,感知到叶坠香阶的。
C. “寒声碎”既是秋寒节候的感受,又是孤寒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
D. 下片以一个“愁”字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挑灯倚枕的愁态,攒眉揪心的愁容,形态毕肖。
E. “残灯明灭枕头欹”写出了室内昏灯如灭同室外一样昏暗,营造了一种凄然的气氛。
15. 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其抒情手法。


14. BE 
15. 本词表达了秋夜离人相思之情。
①间接(借景)抒情:词的上阕在秋夜寒寂静的画面中寄寓了词人深切的怀人之情。(或借人物描写抒情,词的下阕通过描写主人的愁意、愁容、愁态,刻画了一个因思人而深夜难眠的人物形象。)
②直抒胸臆。词的下阕“酒未到,先成泪”“谙尽孤眠滋味”等,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忧愁。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核考生对诗歌综合分析的能力。常见的错误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风格不正确,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解答此类题型,需要考生通读全诗,从标题、作者、正文到注释,要务求全面。然后要看准要求,看清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选项,是选择一项还是两项。再细品选项,要落实选项的内容在诗词中的位置,要注意是从语言、形象、手法还是情感角度设置,诗词中有无相应的关键词或提示点。最后要学会排除。B项中““纷纷坠叶”主要是诉诸视觉”错误,是听觉;E项中““残灯明灭枕头欹”写出了室内昏灯如灭同室外一样昏暗”错,是说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故选BE。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由“纷纷坠叶”可知时令为深秋,“人千里”“愁肠已断”“谙尽孤眠滋味”见出诗人孤身在外,思念故乡。具体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我们具体分析诗歌可以看出,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是为借景抒情,下片刻画了一个孤眠愁思人物形象,是借助人物形象抒发感情;同时“愁肠已断”“谙尽孤眠滋味”一个“愁”一个“孤”为情语,直接抒发感情。


相关阅读
1 郡斋即事阅读答案-范仲淹,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

郡斋即事① 范仲淹 三出专城②鬓似丝,斋中萧洒胜禅师。 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 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 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注】①此诗 【查看全文】

2 苏幕遮阅读答案-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 【查看全文】

3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其八、其九)阅读答案-范仲淹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其八、其九)① 范仲淹 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 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② 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 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③ [注] ①宋仁宗明道二年(1 【查看全文】

4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翻译赏析_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原文_作者范仲淹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作者为宋朝诗人范仲淹。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 【查看全文】

5 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2020年中考古诗鉴赏真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查看全文】

6 《九日·欲赋前贤九日诗》阅读答案-范仲淹

九日① 范仲淹 欲赋前贤九日诗,茱萸相斗一枝枝。 可怜宋玉情无限,争似②陶潜醉不知。 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 登高回处狂多少,笑杀襄阳拍手儿③。 [注]①本诗为作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