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22-02-09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1)
清·曹雪芹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2)短檠(3),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4)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5)
宋·苏轼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
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注释:(1)《红楼梦》中,林黛玉灯下翻看《乐府杂稿》,见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2)爇ruò:点燃。(3)檠qíng:灯架, 蜡烛台。(4)脉脉:细雨连绵。(5)此词创作于公元1094年8月。是时,作者由定州贬往英州、惠州。
1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诗人眼中,蜡烛也具有灵性。曹诗中它会同主人公一起因悲愁而流泪,在这里,外界的物象被赋予了人的主观情感,正像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委婉含蓄。
B.曹诗共用了十五个“秋”字,五个“风”字,五个“雨”字,对秋意极力铺陈渲染,反复咏叹,形成一种“秋”气弥漫、“秋”味浓郁的诗境。
C.苏诗中“更听寒蛩促机杼”一句深秋蟋蟀的鸣叫,似在催促妇人织布之意,可以看出诗人处境苍凉下感怀民生,也有一份泰然心态,朴中见真,实中见情。
D.苏诗中“夜凉枕簟已知秋”这句明写秋凉,实写人心之凄凉,与李清照的词“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有异曲同工之妙。
12.两首诗都因秋雨引发悲秋之情,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主旨的不同。


11.A.“正像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错误。曹诗里的蜡烛使用了拟人修辞,诗人赋予蜡烛以人的情态——流泪,此处借物抒情,不是写景抒情。可见与王国维笔下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不同。
12.(1)曹诗通过一系列秋天景物的淋漓渲染,展示了陷于恶劣环境的孤弱少女的满怀愁绪和无边伤感,从而预示她难以逃脱的悲剧前途。开头四句先写秋夜景物,写秋风秋雨,造成一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氛围,为主体部分的抒写作了环境铺垫;中间十二句,具体地细致地抒写孤寂凄苦的情怀;最后,通过彻夜未眠的诗人所见的晨景,抒发她对无休无止的悲剧的预感。
(2)苏轼这首词离愁别绪中又有对生活的美好回忆。上片,写夜半惊魂,向子由袒露如秋凉之离情苦。又“夜凉枕覃已知秋,更听寒蛰促机抒”,明写秋凉,实写人凉。进一步从感觉上和听觉上渲染了他此时此地的凄凉心境。下片,为路途上的美好回忆。“梦中历历来时路”一路风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我”似乎还沉醉在江亭的歌舞之中,和友人话“心与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1)先说曹诗,开头四句通过典型意象“秋花”“秋草”“秋灯”“秋夜”“秋窗”“风雨”等秋天的典型意象,渲染了无比凄凉的氛围,使整首诗笼罩在一种悲凉的气氛之中。
中间十二句,通过景物描写“风雨”“秋窗”“泪烛”“残漏声”,人物的活动与心理“自向秋屏移泪烛”“不忍眠”“不奈”“离人泣”等表现主人公孤寂与凄苦。
最后四句,萧条的“寒烟小院”,不时滴沥的“疏竹虚窗”的景物描写以及“泪洒窗纱湿”的神态与心理描写抒发她对无休无止的悲剧的预感。
(2)再说苏词。“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写三更之时的夜雨让词人从梦中惊醒,而梦中的场景已经无处找寻。借景抒情,抒发了离情之苦。
“夜凉枕覃已知秋,更听寒蛰促机抒”写醒来之时的触觉、听觉与心理活动,“凉”为触觉,“听”为听觉,“知”为心理活动,借景抒情更进一层地抒发离情之凄凉。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写梦中的情景,在梦中还沉浸在“江亭醉歌舞”的欢快之中,这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最后两句“尊前”又遇知己人。“别来”不寻常,人人必有“心与绪”,仍是和友人话兄弟情、未竟业。最后一语,与上片最后一语照应,如出一辙,实为作者出世思想的进一步升华。时至暮年,作者仍壮心不已,诚为可贵。


相关阅读
1 《送王府张参军附学及第东归》阅读答案与赏析-韩翃

送王府张参军附学及第东归 韩翃 邻家不识斗鸡翁①,闭户能齐隐者风。 顾步曾为小山客②,成名因事大江公③。 一身千里寒芜上,单马重裘腊月中。 寂寂故园行见在,暮天残雪洛城④ 【查看全文】

2 《野老歌·老农家贫在山住》阅读答案-张籍

野老歌 [唐]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17.从体裁上着,本 【查看全文】

3 《题榴花》阅读答案-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题榴花①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注】:此诗是题于张十一旅舍的。张十一是作者的一位好朋友,作者作此诗时张十一和他都 【查看全文】

4 送樊侍御之金陵阅读答案-谢榛,地入维扬路,天分牛斗墟

送樊侍御之金陵 [明]谢榛 地入维扬路,天分牛斗墟。 秋帆二水①外,春草六朝余。 冰雪生官舍,风尘走谏书。 从来经国者②,宁不念樵渔? [注]①二水:指秦淮河与长江。②经国者:管 【查看全文】

5 放言阅读答案-王禹偁,人生唯问道如何,得丧升沉总是虚

放言 王禹偁 人生唯问道如何,得丧升沉总是虚。 宁可飞鸟随四皓,未能鱼腹葬三闾。 傅岩偶梦谁调鼎,彭泽高歌自荷锄。 不向世间争窟穴,蜗牛到处是吾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 【查看全文】

6 《沉醉东风·对酒》阅读答案-卢挚,对酒问人生几何,被无情日月消磨

沉醉东风对酒 卢挚 对酒问人生几何,被无情日月消磨。 炼成腹内丹①,泼煞②心头火。 葫芦提③醉中闲过。万里云山入浩歌,一任旁人笑我。 (选自《元曲鉴赏辞典》) 【注】: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