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弓剑出榆塞》阅读答案-刘过

发布时间: 2022-04-18
水调歌头
刘过
弓剑出榆塞,铜椠上蓬山。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
酒须饮,诗可作,铗①休弹。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鸮鸾②。
【注】①铗休弹∶反用《战国策·齐策》"冯谖客孟尝君"故事。冯援为求得孟尝君提高对他的待遇,三次弹响自己的剑铁而唱"长续,归来乎",礼贤下士的孟尝君一一满足了他的要求。这里指∶然而当今的统治者却昏聩无能,弹钝又有何用!②鸮鸾∶猫头鹰与凤凰,以喻美恶。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直抒胸臆。作者认为引弓持剑出塞杀敌和持刀上蓬山砍柴都易如反掌,得不费力,失亦淡然。
B.作者评说世事的是非曲直时,对古人的评价,与辛弃疾的"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语义有相通之处。
C."酒须饮,诗可作,钝休弹"运用典故,表面作者以冯援自比,实则表达了对当权者的愤激、批判之情。
D.作者认为穷困和显达并无二致,和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看法不完全一致。
16.有人评价这首词∶"这首词正话反说,貌似牢骚,实则愤激;看似达观,实则沉痛。"请结合词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15.A(“持刀上蓬山砍柴”理解有误。“铅椠上蓬山”代指“著书立说”。)
16.(6分)
(1)“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看似牢骚之语,实则表达了词人满腹抑郁不平之气。
(2)“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看似奔放旷达,却并非词人心中的真实想法,完全是由于心中激愤难平。
(3)词人在词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抒发内心的不满和无奈,却在最后说“自有识鸦鸾”,前后落差巨大,满腹牢骚和激愤戛然而止。
(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意近即可。)


相关阅读
1 《野老歌·老农家贫在山住》阅读答案-张籍

野老歌 [唐]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17.从体裁上着,本 【查看全文】

2 放言阅读答案-王禹偁,人生唯问道如何,得丧升沉总是虚

放言 王禹偁 人生唯问道如何,得丧升沉总是虚。 宁可飞鸟随四皓,未能鱼腹葬三闾。 傅岩偶梦谁调鼎,彭泽高歌自荷锄。 不向世间争窟穴,蜗牛到处是吾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 【查看全文】

3 《送王府张参军附学及第东归》阅读答案与赏析-韩翃

送王府张参军附学及第东归 韩翃 邻家不识斗鸡翁①,闭户能齐隐者风。 顾步曾为小山客②,成名因事大江公③。 一身千里寒芜上,单马重裘腊月中。 寂寂故园行见在,暮天残雪洛城④ 【查看全文】

4 《题榴花》阅读答案-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题榴花①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注】:此诗是题于张十一旅舍的。张十一是作者的一位好朋友,作者作此诗时张十一和他都 【查看全文】

5 送樊侍御之金陵阅读答案-谢榛,地入维扬路,天分牛斗墟

送樊侍御之金陵 [明]谢榛 地入维扬路,天分牛斗墟。 秋帆二水①外,春草六朝余。 冰雪生官舍,风尘走谏书。 从来经国者②,宁不念樵渔? [注]①二水:指秦淮河与长江。②经国者:管 【查看全文】

6 《沉醉东风·对酒》阅读答案-卢挚,对酒问人生几何,被无情日月消磨

沉醉东风对酒 卢挚 对酒问人生几何,被无情日月消磨。 炼成腹内丹①,泼煞②心头火。 葫芦提③醉中闲过。万里云山入浩歌,一任旁人笑我。 (选自《元曲鉴赏辞典》) 【注】: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