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一驾幸延喜楼看冠带降戎阅读答案-薛逢

发布时间: 2023-09-10
八月初一驾幸延喜楼看冠带降戎①
薛 逢
城头旭日照阑干,城下降戎彩仗②攒。
九陌③尘埃千骑合,万方臣妾一声欢。
楼台乍仰中天易,衣服初回左衽难。
清水④莫教波浪浊,从今赤岭⑤属长安。
[注]①延喜楼:唐长安皇城东北门楼。冠带:汉族服饰,这里指穿上汉族服装。②彩仗:用 彩色绸带装饰的器仗。③九陌:京城中的大道。④清水:今甘肃省清水县的清水河。大中二年 十二月,凤翔节度使崔珙大破吐蕃,克清水。⑤赤岭:今日月山,在今青海省湟源县西,这里指河 陇之地的收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上句中的“阑干”指栏杆,与《琵琶行并序》“梦啼妆泪红阑干”的“阑干”含义不同。
B.颔联对仗工整,巧用数词,描摹了尘埃四起、千骑集合、万方朝拜、臣民欢呼的盛大场景。
C.颈联上句扣合题中“延喜楼”三字,意谓为了迎接驾幸,很快就建起了高耸云天的楼台。
D.本诗前两联写冠带降戎的盛况,后两联合写诗人祝愿,格调雄健、明朗,遥接盛唐余韵。
16.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6分)


15.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语言、内容、形象、表现手法、风格等的能力。C项中“意谓为了迎接驾幸,很快就建起了高耸云天的楼台”这一理解与分析不正确。颈联上句是虚写,是以建高楼容易反衬边民“衣服初回左衽”的困难。
16.(1)抒发了为失地收复、边疆安定、国家统一而产生的喜悦之情。(2分)(2)①场景描写(或景中融情):前两联描绘冠带降戎的盛大、欢乐场景,饱含庆祝胜利的欣悦之情。②对比手法:颈联用对比手法,建造高耸入云的楼台容易,让边地百姓改易胡服、归顺大唐困难,两相对比,突出收复失地、安定边疆之难得。③象征(隐喻)手法:以“清水莫教波浪浊”暗寓要珍惜、守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局面,不要再让边地生乱。(①~③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内容、阐释作品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题干从本诗的思想情感与表现手法两个角度设题。从思想情感内涵看,本诗主要抒发了对收复失地、安定边疆、统一国家的欣悦之情。从表现手法看,本诗前两联描绘皇帝驾临观摩冠带降戎仪式的盛大喜庆场景,这是景中融情。后两联是诗人即景而发的议论,表达美好的祝愿,一是肯定失地复得之不易,二是提醒朝廷珍惜、守护难得的边疆安定、国家统一的太平局面。其中,颈联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失地收复之不易:尾联用了象征(隐喻)手法,提醒朝廷守护失
而复得的边地,珍惜边疆安定的大好局面,切莫再度生乱。


相关阅读
1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阅读答案与解析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 【查看全文】

2 《战城南》阅读答案与翻译,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战城南 两汉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①! 野死谅②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查看全文】

3 秋发庾岭阅读答案-汤显祖,尾联是化用曹操《短歌行》中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秋发庾岭① 汤显祖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掩霭,花露欲霏微②。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注】①万历十九年,汤显祖因上书抨击朝政,被 【查看全文】

4 洞仙歌阅读答案-赵鼎,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

洞仙歌 赵鼎① 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把盏无人共心赏。漫悲吟,独自拈断霜须。还就寝,秋入孤衾渐爽。 可怜窗外竹,不怕西风,一夜潇潇弄疏响。奈此九回肠②,万斛清愁,人何 【查看全文】

5 放慵阅读答案-陈与义

放慵 陈与义 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宦拙从人笑,交疏午自藏。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14、古人评诗有诗眼说法,本诗第二句哪个字是诗眼?试分析 【查看全文】

6 鹿虔扆《临江仙》阅读答案,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

临江仙 鹿虔扆①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②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注:①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