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十一》阅读答案与解析-韩愈

发布时间: 2019-08-01
答张十一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本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到阳山(今属广东)后的第二年春天所作。德宗贞元十九年,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到郴州林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筼筜(yún dāng):竹子。③踯躅:映山红,杜鹏花科。
9. 首联写景有何作用?
10. 为什么诗人陡然觉得“霜毛一半加”,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9. 写山净江空猿哀人家少,突出了环境的偏僻空寂,体现了诗人遭贬后的孤独与凄凉,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
10. 百感交集,同病相怜的愁绪;被贬而愤懑;未报皇恩,年事已高的遗憾;对南方气(瘟疫)的忧惧之情;触景伤情,对自身前途的心灰意冷。
【解析】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题干要求分析首联写景的作用,可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心情;交代背景、暗示社会环境;揭示或深化作品主题等角度分析。“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春山明净,春江空阔,清澈得以见到江底的沙粒,悲伤哀怨的猿啼声处处可听。这两句勾画出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还传递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淡淡几笔,生动地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这首诗中的景物,是与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心情紧密相连的。作者从繁华嘈杂、人事纷扰的京城一下子到了这僻远荒冷的山区,哀猿啼声处处有,人间茅舍两三家,这种静与作者仕途的冷遇相互作用,使他倍感孤独和凄凉。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霜毛一半加”指叹看双鬓,顿时觉得鬓发白了一半。这一联写得委婉曲折,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如何忧愁,却说读了张署来诗后鬓发顿时白了一半,似乎来诗是愁的原因,这就把全诗惟一正面表现愁怨的地方掩盖住了。分析诗人愁的原因可从前三联的内容来概括。前两联写景表现了诗人遭贬后的孤独与凄凉;第三联“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前句的“未”字贯“报”与“知”,意谓皇帝的深恩自己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孕含着作者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说出来更为深切。


相关阅读
1 送李员外院长分司东都阅读答案-韩愈

送李员外院长分司东都 注 韩愈 去年秋露下,羁旅逐东征。 今岁春光动,驱驰别上京。 饮中相顾色,送后独归情。 两地无千里,因风数寄声。 注:分司东都,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 【查看全文】

2 广宣上人频见过阅读答案-韩愈,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

广宣上人①频见过 韩 愈② 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 久惭朝士无裨补,空愧高僧数往来。 学道穷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能回。 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 [注]① 【查看全文】

3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阅读答案-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选出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C) A、诗中真正写景的是一、二两句,作者抓住早 【查看全文】

4 落齿·去年落一牙翻译赏析_落齿·去年落一牙原文_作者韩愈

《落齿去年落一牙》作者为唐朝诗人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 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 及至落二三 【查看全文】

5 岐山操·我家于豳翻译赏析_岐山操·我家于豳原文_作者韩愈

《岐山操我家于豳》作者为唐朝诗人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家于豳,自我先公。伊我承绪,敢有不同。 今狄之人,将土我疆。民为我战,谁使死伤。 彼岐有岨,我往独处。人莫余 【查看全文】

6 晚春·谁收春色将归去翻译赏析_晚春·谁收春色将归去原文_作者韩愈

《晚春谁收春色将归去》作者为唐朝诗人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翻译】 花草树木们似乎都知道春天就要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