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月·五湖旧约翻译赏析_湘月·五湖旧约原文_作者姜夔

  《湘月·五湖旧约》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玉尘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前言】
  《湘月·五湖旧约》是南宋末年词人姜夔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江上景物;下片转而侧重写游玩之人。全词通篇记游写景,像是一幅长长的画图。词中所描摹的清幽景色,和词人幽远的情怀相表里,相契合,恰如覆盖其上的朦胧月色,使之摇曳变幻,风姿别具,从而构成迷离浑化、耐人寻味、使人流连忘返的美妙境界。
  【注释】
  湘月:词牌名,姜夔自注:“予度此曲,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于双调中吹之。”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韵。
  长溪:古县名,在今浙江霞浦县南。杨声伯:长溪人,姜夔好友,生平不详。典长沙楫棹:任主管长沙水上船舶的官职。
  湘江:水名。源出广西省,流入湖南省,为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燕公:宋代姓燕的名画家有燕文贵,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精于山水,见刘道醇《宋朝名画录》。又有燕肃,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工山水寒林,《宋史》、《图绘宝鉴》均有传。郭熙:五代北宋间人,善山水寒林,见《宣和画谱》。
  丙午: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既望:农历十六日。
  赵景鲁、景望:被约的同游人。萧和父、裕父、时父、恭父:均为萧德藻的子侄,姜夔妻子的兄弟辈。
  綀服:粗布衣。綀,粗麻织成的布。
  鬲指:即隔指,古音乐术语,谓萧管或笛子声间隔一孔。
  晁无咎:即晁补之,无咎是他的字。
  五湖:此指江苏太湖。
  底事:何事。
  暝入西山:谓暮色进入西山。暝,日落。
  夷犹:从容自在。
  时度:按时。
  容与:悠然自得貌
  画桡:有画饰的船桨。清镜:指清澈的水面如镜子一般。
  湘灵:湘水女神,即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传说其善于鼓瑟。屈原《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
  烟鬟雾鬓:形容鬓发美丽。
  “理哀”句:指弹奏琴瑟,发出飞鸿的鸣声。鸿阵,指鸿雁飞行时发出的叫声。
  玉麈谈玄:东晋士大夫常执玉麈高谈玄理。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晋大臣王衍‘妙于谈玄,恒接白玉麈尾,与手都无分别。’”这里用以形容同游坐客有名士风度。
  萧萧:象声词,形容风声。
  冉冉:形容天宇群星缓缓降落。
  “鲈鱼”二句:意谓家乡的风味定然很好,往日的赏心乐事谁人了解。《世说新语·识鉴》载,晋人张翰在洛阳任职,一日“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遂命驾便归。”
  【翻译】
  曾在太湖相约,问这一年发生了何事?使我未能如愿,长久辜负了这清美的景色。太阳落入西山,渐渐听见有人呼唤我,大家悠闲自在地坐在船上。劳累的渔民大都收网回家了,水鸟按时归巢。月光下的沙洲一派幽静。待船行至中流,更加从容舒缓,人们停止摇桨,水面澄清如镜。
  谁能唤起湘水女神,摇曳着如烟似雾的长发,拨弄着琴弦,弹奏出幽怨的琴曲。同游坐客高谈阔论,感叹在座之人,都是风流雅士。风吹柳枝发出萧萧之声,夜空中星星缓慢坠落,夜深才知道现已经是秋天了。想起家乡的美味,往日的赏心乐事谁会去了解。
  【赏析】
  根据此词词序,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七月十六日,姜夔好友杨声伯任职于长沙,邀请其与其他文人雅士前往湘江泛舟游玩。游玩十分尽兴,姜夔雅兴大发,乃自度“湘月”词牌,写成《湘月·五湖旧约》。这首词宛如一篇充满情趣的月夜泛舟游江记,诗情画意十分深浓。
  词的上片用一问句开头。到太湖揽胜,早有所约,却一直未能成行,词人为自己长年奔波劳碌,无暇亲近山川胜景而感到悔恨,反衬出这次出游的难能可贵,和作者对这次出游的重视,因而兴致勃勃。接着触景生情写出游经过和江上风物。夕阳西下,暮色苍茫,游伴们相互招呼着坐上一艘大船,乘兴打桨,从容向江心驶去。“暝入”三句点明傍晚应邀乘舟出游,“一叶夷犹乘兴”一句表现出自在悠闲、雅兴盎然的风致。此时,劳碌了一天的渔民都收网回家歇息去了,只有归鸟不时掠过水面。月轮渐渐升入长空,四周便万籁俱寂了。岸边的沙汀和江心的小洲在烟月辉映下静静地躺着,显得格外幽冷。船到中流,但见四周水平如镜,一片空明。词人情不自禁地停止划桨,让船慢悠悠地随水漂行,唯恐损坏这美的画面和静的氛围。“画桡不点清镜”一句妙处在于以虚写实,主要写静景,而静中有动,景中有人,成功地勾画出那种特有的优美环境和恬适的心境。
  下片转而从想象入手。换头三句呼应词序中的“或弹琴”。从湘江上响起的琴音联想到湘灵鼓瑟的古老传说,于是思绪象脱缰的野马一样奔腾不息:是谁唤起那“烟鬟雾鬓”的湘灵,在这里理弦奏曲。琴、瑟、筝,同是弦乐器,湘灵亦出于想象,故不妨活用,令其弹筝。以下由幻境收回到实境,说座中游客都是当时的风流名士,也是大可令人赞叹的赏心乐事,坐客们挥动着玉柄的麈尾拂尘高谈阔论,“或弹琴,或浩歌,或自酌,或援笔搜句”,婉丽的女神与悠然的名士雅集,正可互相映衬。词接下来由近而远,把笔触再伸向自然界。夜色渐浓,岸边的柳树丛被凉风吹得瑟瑟作响,遥挂在蓝天上的星星曳着长长的尾巴向下坠落。这秋的信息容易引发人怀念故土的情思,结尾“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蕴含两层意思,既是同行人游兴勃勃,大有乐而忘归之慨,故曰“谁省”。而反问语气,又隐隐流露出自身怀思“旧家乐事”之心情。
  这首词通篇记游写景,像是一幅长长的画图。画图上的景物,不论是山是水,是鸟是树,是月是星,是游船还是渔网,都在摇曳着融成一片,笼罩在清冷的辉光里,显得淡雅而又有些朦胧,结尾处的怀旧情思尤为朦胧。总的来说,这首词是作者通过写月夜泛舟湘江,来抒发自己的感想。王国维说姜夔写景的作品“虽格调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人间词话》)。其实,雾里看花,别有一番风味,未必就比“不隔”逊色。就构造意境的功能来说,它似乎高明得多。因为诗词作品纯然为写景而写景的极为罕见,它们大都缘情而发,或睹物思情,或借景抒怀。这样,出现在作品中的“景”就不再是纯自然的东西,而带有浓厚的主观因素,被情的“烟云”所缭绕。借用《谈龙录》里的话来说,它已由首尾爪角鳞鬣毕具的常龙化作屈伸变幻莫测的“神龙”。神龙穿行云中,忽隐忽现,故而显得兴象玲珑。写景的诗词只有达到了如此境界,才可能有超然于畦封之外的恬情雅志。这首词含蕴深厚,读后有悠悠不尽之感,引人入胜,原因盖在于此。词中所描摹的清幽景色,和词人幽远的情怀相表里,相契合,恰如覆盖其上的朦胧月色,使之摇曳变幻,风姿别具,从而构成迷离浑化、耐人寻味、使人流连忘返的美妙境界。


相关阅读
1 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翻译赏析_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原文_作者姜夔

《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 【查看全文】

2 点绛唇·祝寿筵开翻译赏析_点绛唇·祝寿筵开原文_作者姜夔

《点绛唇祝寿筵开》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祝寿筵开,画堂深映花如绣。瑞烟喷兽。帘幕香风透。 一点台星,化作人间秀。韶音奏。雨行红袖。齐劝长生酒。 【查看全文】

3 水龙吟·夜深客子移舟处翻译赏析_水龙吟·夜深客子移舟处原文_作者姜夔

《水龙吟夜深客子移舟处》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深客子移舟处,两两沙禽惊起。红衣入桨,青灯摇浪,微凉意思。把酒临风,不思归去,有如此水。况茂林游倦, 【查看全文】

4 姜夔:念奴娇

《 念奴娇 》 姜夔 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 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 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 不类人境。 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 因列坐其下,上不见 【查看全文】

5 玲珑四犯·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翻译赏析_玲珑四犯·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原文_作者姜夔

《玲珑四犯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叠鼓夜寒,垂灯春浅,匆匆时事如许。倦游欢意少,俯仰悲今古。江淹又吟恨赋。记当时、送君南浦。万里乾 【查看全文】

6 浣溪沙·春点疏梅雨后枝翻译赏析_浣溪沙·春点疏梅雨后枝原文_作者姜夔

《浣溪沙春点疏梅雨后枝》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点疏梅雨后枝,翦灯心事峭寒时。市桥携手步迟迟。 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东风落靥不成归。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