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邻女东窗海石榴》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前言】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是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83卷第21首。前两句描绘出一幅海石榴倚立在鲁女东窗旁的“花面交相映”景致,衬托出鲁女、海石榴皆是世上稀有之物。第三四句红花绿水相互映衬,暗寓着赞美鲁女丽质脱俗的意蕴。第五六句赞美石榴花的色泽,突出石榴花的清香,与鲁女相映衬,进而突显海榴的稀有珍贵。第七八句突显诗人对海石榴、鲁女的爱“痴情”的另一种表达。最后两句讲述诗人痴情之心被理智所熄灭,流露出作者内心的衷曲难以表露。
【注释】
《太平广记》:新罗多海红并海石榴。唐赞皇李德裕言:花名中带“海”者,悉从海东来。海榴:海石榴。《太平广记》载,新罗(今胡鲜)多海红并海石榴。
潘岳《安石榴赋》:“似长离之栖邓林,若珊瑚之映绿水。”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清商随风发。”
金扉:华美的门窗。潘岳诗:“引领望京室。”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排金扉而北入。”张铣注:“扉,门扉也。”
【翻译】
山东女儿的东窗外,有一株世上罕见的海石榴。大海碧波中映现的珊瑚,也比不上它光耀枝头。清香随风散发,日落好鸟宿留。愿作海石榴的东南枝,垂首轻拂邻女的罗衣。可惜无法去攀折高枝,伸颈翘望那华美的窗扉。
【赏析】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茜纱窗下,鲁女同海榴同时出现。一个是富有生命,富有情感美丽迷人的少女,一个是花朵乍开,明艳照人的植物,这一“花面交相映”的情景,构成这幅东窗海石榴图轴的最美的部分。“稀”,既指海榴,也指鲁女,在作者的心目中,他们二者都是世上稀有之物。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海石榴之所以是世间所稀之物,是因为它有倒映着绿水的像珊瑚一样明艳的花朵,它有任何东西所不能与之相比的光辉,它有随风散发的醉人的清香。同样,这两句也包含着赞美鲁女的内容。红花绿水,相互映衬,构成这幅画的基本色调,也充分体现了这幅画的色彩美。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前两句赞美石榴花的色泽,这两句突出石榴花的清香。花红香清,进一步说明了海榴的世所稀。“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出于对海石榴的喜爱,特别是出于对鲁女的爱恋。作者不惜让自己变成东南向的石榴枝,去拂动鲁女的罗衣。可见,这爱是十分强烈的,这痴情是十分浓郁的!
可惜的是“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当作者要化作东南枝的梦破灭后,他多想走过去同鲁女一起共同攀折石榴花枝,可是“男女授受不亲”的信条阻止了他,双方既不相识,又不曾有片言只语的交谈这一事实,又熄灭了他心头的那一把痴情的火,二人仅仅是陌路相逢,作者内心的衷曲难以表露。
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作者只能伸长脖子痴痴地望着那近在咫尺却又似乎远在千里的金扉而惆帐,而愁思。诗的最后两句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是强烈的、真挚的,同时又是微妙、细腻的。
相关阅读
1 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
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3、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4、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5、摇荡女萝枝,半挂青天月。 6、花间 【查看全文】
2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翻译赏析_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原文_作者李白《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 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归 【查看全文】
3 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翻译赏析_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原文_作者李白《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入幕推英选,捐书事远戎。 高谈百战术,郁作万夫雄。 起舞莲花剑,行歌明月弓。 将飞天地阵,兵出塞垣通。 祖席 【查看全文】
4 巴女词·巴水急如箭翻译赏析_巴女词·巴水急如箭原文_作者李白《巴女词巴水急如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前言】 《巴女词》是诗人李白的五言绝句,被选入《全唐诗 【查看全文】
5 李白:苏台览古《 苏台览古 》 作者 :李白 原文 :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注释 : 1、苏台:即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览: 【查看全文】
6 送薛九被谗去鲁翻译赏析_送薛九被谗去鲁原文_作者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我笑薛夫子,胡为两地游。 黄金消众口,白璧竟难投。梧桐生蒺藜,绿竹乏佳实。 凤凰宿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