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丘而望远翻译赏析_登高丘而望远原文_作者李白

发布时间: 2017-09-07

  《登高丘而望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登高丘,望远海。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前言】
  《登高丘而望远》是唐代伟大李白创作的一首登高怀想诗。此诗通过抒情主人公登山望远而想到:传说中的神仙及仙境并不存在;秦始皇、汉武帝一方面穷兵黩武,一方面梦想长生不老,但最终难逃死劫。可分为三段:首二短句为第一段,点明登山望远;中间八句为第二段,写望中想到传说中的神仙境界并不存在,神话传说也为虚妄;末六句为第三段。写望中想到秦始皇、汉武帝穷兵黩武,妄想长生,终归一死。全诗有托古讽今之意,名托刺秦皇汉武迷信求仙、穷兵黩武,实讽唐玄宗荒淫误国。
  【注释】
  1、扶桑:日出处神木。
  2、“精卫”句:谓“精卫填海”的故事不真实。《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以堙(填塞)于东海。
  3、“鼋鼍”句:言三神山既不存在,鼋鼍一类的神物也就无处寄身。仍言神物为虚幻。
  4、穷兵黩武:好战不止。
  5、鼎湖飞龙:齐人公孙卿欺骗汉武帝说:“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古之黄帝与神通,且战且学仙,铸鼎于荆山,有龙下迎。武帝对此深信不疑,且言:“嗟乎!吾诚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详见《史记·封禅书》。[2]
  【翻译】
  登上高山,遥望远海。六鳌骨骼早已成霜雪,它们背负的三仙山漂流到那里去了?扶桑之树大半都已摧折,白日减弱了光彩。仙境的银台金阙宛如梦中,秦始皇汉武帝空空相待。精卫鸟白白填塞木石,鼋鼍无所凭籍。君不见骊山的秦始皇陵墓、茂陵的汉武帝陵墓已经荒废,牧羊小童尽相攀登。盗贼们纷纷来挖劫珍宝,陵墓中安置的精灵有什么能耐保护?两个穷兵黩武的皇帝,到如今也没有乘上鼎湖飞龙上天去。
  【鉴赏】
  《登高丘而望远》诗题无见于前人。郭茂倩《乐府诗集》编此诗于魏文帝曹丕“登高而望远”一篇之后,李白可能拟此,然文有异。
  此诗通过抒情主人公登山望远而想到,传说中的神仙及仙境并不存在;秦皇、汉武一方面穷兵黩武,一方面梦想长生不老,但最终难逃死劫。这是对此类皇帝的讽刺和批判,是对当朝皇帝的暗示。全诗可分为三段。首二短句为第一段。写登山望远。后面两段为望中所感。中间八句为第二段。写望中想到传说中的神仙境界并不存在,某些神话传说也为虚妄。末六句为第三段。写望中想到秦皇、汉武穷兵黩武,妄想长生,终归一死。末段为全诗之主旨所在。
  此诗典故密集,一个典故代表一种意象。这些意象的有序排列,组成了全诗的思维结构。


相关阅读
1 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翻译赏析_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原文_作者李白

《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入幕推英选,捐书事远戎。 高谈百战术,郁作万夫雄。 起舞莲花剑,行歌明月弓。 将飞天地阵,兵出塞垣通。 祖席 【查看全文】

2 巴女词·巴水急如箭翻译赏析_巴女词·巴水急如箭原文_作者李白

《巴女词巴水急如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前言】 《巴女词》是诗人李白的五言绝句,被选入《全唐诗 【查看全文】

3 送薛九被谗去鲁翻译赏析_送薛九被谗去鲁原文_作者李白

《送薛九被谗去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我笑薛夫子,胡为两地游。 黄金消众口,白璧竟难投。梧桐生蒺藜,绿竹乏佳实。 凤凰宿谁 【查看全文】

4 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

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3、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4、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5、摇荡女萝枝,半挂青天月。 6、花间 【查看全文】

5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翻译赏析_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原文_作者李白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 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归 【查看全文】

6 李白:苏台览古

《 苏台览古 》 作者 :李白 原文 :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注释 : 1、苏台:即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