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风露澹清晨翻译赏析_早起·风露澹清晨原文_作者李商隐

发布时间: 2017-09-05

  《早起·风露澹清晨》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露澹清晨,帘间独起人。
  莺花啼又笑,毕竟是谁春。
  【鉴赏】
  春日的清晨,大地一片恬静,和煦的春风,晶莹的晨露,花儿开了,莺儿唱了,多美的景色!面对这美好的大自然,诗人应该感到心旷神怡。然而客观现实的感受猛地掀动诗人的心扉:这美好的景致不属于我,还是留与他人吧。
  揆其意,这首诗当作于诗人李商隐的后期。它不是泛泛地咏周遭景物,而是凝注了诗人对现实的感受。李商隐可以说是牛李党争中的牺牲品。他九岁丧父,家道惟艰,但他饱读诗书,“十六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樊南甲集序》)。十七岁入天平军(治郓州,今山东郓城)节度使令狐楚幕,受业于令狐楚,与令狐同学。令狐楚死后,他无所依托,又被泾原(今甘肃泾川北)节度使王茂元招入幕中,并娶了王茂元的女儿,涉世未深的李商隐没想到从此卷入了党争。他一生只做过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盐铁推官等,品位很低,极难一展政治宏愿。其间又历任桂州(今广西、桂林)、徐州(今江苏)、梓州(今四川三台)等地幕僚。世态炎凉,党派的排挤,遂给他塑成一种孤独、寂寞,渴望寻求知己而又无从得到的性格。这首诗便反映了这种思想。
  “风露澹清晨,帘间独起人。”写诗人面对春风晨露一片恬静的风光做欣赏状。“风露”,春风春露,范成大《楼阴缺》:“一天风露,杏花如雪。”“澹”,是安静之意,这里做使动用,意为风露使清晨显得静谧、恬淡。“独起人”,诗人自谓也。这里有两层含义:一为自己起得早,他人尚在梦乡,破题;一为孤独、寂寞。诗人要独享这美好晨光吗?显然不是。
  “莺花啼又笑,毕竟是谁春?”末二句进一步渲染宜人的春光,从而也愈加引起自己的孤独、惆怅、不平之感慨。“莺啼花笑”,《史通》:“今俗文士谓鸟鸣为啼,花发为笑。”黄莺百啭啁啾,鲜花含苞怒放,极富诗情画意。“毕竟”是究竟的意思,然而这美好的景致又归谁占有呢?诗人自己是得不到的。这是喃喃自语,也是一句反诘。诗人把仕途的坎一古脑浓缩在结句中,不落言筌,使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也使之显得隽永而耐人寻味。黄山谷《送贾使君》句“春人莺花空自笑”即从此化出,旨趣相同。也正如屈复所说:“言如此莺花非我之春,其困厄可不言而喻。”
  这首诗在艺术上最独到之处,便是在写景时将诗人主观感情之切入,这也是一种移情手法。本来春天是令人企羡的,谁不欲分享大好春光?我们人生有这种体验:花儿是芬芳的,但你心绪不佳,你便无意留连;鸟啼是悦耳的,但你心烦意乱,你便认为是在聒噪。其实李商隐的好些写景诗都有类似特点,如《天涯》:“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无题》:“白道萦回入幕霞,斑骓嘶断七香车。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这也便是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间词话》)
  这首诗风格沉郁、顿挫,本是以欢乐、喜悦开篇,结句却无限惆怅,开合很大,增强了艺术张力。从语言上看,质朴,不用故实,没有隐涩处。用眼前景,写心中情,情景交融,宛如天籁。遣词也见功力,“澹”、“独”、“啼又笑”,不刻意工而工。尤其是“又”字,更烘托了春意,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诗中有动有静,有叙述有抒情,极见功力。


相关阅读
1 无题·含情春晼晚翻译赏析_无题·含情春晼晚原文_作者李商隐

《无题含情春晼晚》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 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前言 【查看全文】

2 有感·九服归元化翻译赏析_有感·九服归元化原文_作者李商隐

《有感九服归元化》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 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 证逮符 【查看全文】

3 初食笋呈座中翻译赏析_初食笋呈座中原文_作者李商隐

《初食笋呈座中》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前言】 《初食笋呈座中》是唐代诗人 【查看全文】

4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翻译赏析_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原文_作者李商隐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咏敢轻裁,衔辞入半杯。 已遭江映柳,更被雪藏梅。 寡和真徒尔,殷忧动即来。 从诗得何报,惟感二毛催。 【查看全文】

5 听鼓·城头叠鼓声翻译赏析_听鼓·城头叠鼓声原文_作者李商隐

《听鼓城头叠鼓声》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头叠鼓声,城下暮江清。 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 【前言】 《听鼓》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 【查看全文】

6 离亭赋得折杨柳·含烟惹雾每依依翻译赏析_离亭赋得折杨柳·含烟惹雾每依依原文_作者李商隐

《离亭赋得折杨柳含烟惹雾每依依》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 【前言】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