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词·共惜艳阳年翻译赏析_忆江南词·共惜艳阳年原文_作者刘禹锡

  《忆江南词·共惜艳阳年》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前言】
  《忆江南词二首其二》写的是作者惜春伤春之情。开篇发出了“共惜艳阳年”的感慨;其后写作者见到春天已过、桃花飘落在流水上的情景,包含了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情绪;后两句写借酒消愁,不惜醉倒在酒杯前,却希望能等到雨过天晴的时候。词中即有伤春之意,又表现了作者珍惜流年的情怀。
  【注释】
  ⑴艳阳年:即艳阳天,阳光灿烂的春天,这里指暮春
  ⑵无辞:无语,默默地
  ⑶竹叶:竹叶酒
  ⑷醉尊:酒杯。尊,同“樽”
  ⑸惟待:只等
  ⑹青天:无云的天,指晴天
  【翻译】
  春光正在离去啊,都来珍惜这阳光灿烂的暮春天。那小溪的潺潺流水上,还漂浮着美丽的桃花花瓣;最好是默默无语地看呀想呀,沉醉在竹叶酒的酒杯前。为了抓住这最后的春景,只盼天天遇上万里无云的晴天。
  【赏析】
  第二首的主旨是惜春,其抒情线索十分显明,抒情的中心非常突出。前两句在词意上是一层转折,次句的“艳阳年”与第三句的“桃花流水”在字面上也构成一个转折,两个七言对偶句与结句在虚实关系上又形成一个转折,通过这层层转折,层转层深地传出了充溢在词人心头的“惜春”意绪。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首句重复第一首的发端,既加深了咏叹的意味,强化了作者伤春、惜春的情感,在结构上也起了与第一首互相呼应的勾连作用,感慨春天的“大势”已去。次句中的“艳阳年”,即“艳阳天”,指阳光灿烂、风光旖旎的春天,“余春”尚在,大家赶紧来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好好地赏玩一下暮春的风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描写了词人为自己“惜春”的行为所做的打算,桃花凋落,飘洒在溪流水上,这正是暮春常见的景象,倘若桃花落瓣已被流水飘尽,那春天的身影就是确实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词人愿意在溪水边的草茵上席地而坐,面对着落花流水,斟上一杯春竹叶酒,慢慢地喝,悄悄地看,静静地想。
  “惟待见青天。”强烈表达出希望自己拟想中的“惜春”行为能够实现的心声。纵然风景无限好,倘使碰上个淫雨连绵、路滑泥烂的天气,这一番打算就全都落空了。所以诗人末句希望老天爷能够帮忙,给人间送来个无云无风的大好晴天。
  这两首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从人到春,又从春到人的三次主角转换。不写人惜春,反写春惜人,将人情物态揉为一体,构思新颖,手法多变;语言朴实无华,结构紧凑奇巧。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的“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


相关阅读
1 竹枝词·莫道谗言如浪深翻译赏析_竹枝词·莫道谗言如浪深原文_作者刘禹锡

《竹枝词莫道谗言如浪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翻译】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 【查看全文】

2 纥那曲·杨柳郁青青翻译赏析_纥那曲·杨柳郁青青原文_作者刘禹锡

《纥那曲杨柳郁青青》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查看全文】

3 古诗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的意思_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翻译赏析_作者刘禹锡

《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古诗如下: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前言】 《竹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 【查看全文】

4 秋词(其二)阅读答案与解析-刘禹锡,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秋词(其二)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①人狂。 【注释】①嗾:sǒu,指人在指使狗时发出的叫声。 (1)一、二两句描写了秋天怎样的画面? 【查看全文】

5 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翻译赏析_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原文_作者刘禹锡

《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前言】 《踏歌词四首》是唐代文学家 【查看全文】

6 平蔡州·汝南晨鸡喔喔鸣翻译赏析_平蔡州·汝南晨鸡喔喔鸣原文_作者刘禹锡

《平蔡州汝南晨鸡喔喔鸣》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 路傍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泣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