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题·故人日已远原文_缺题·故人日已远翻译赏析_作者刘禹锡

  《缺题·故人日已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如下: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
  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
  【前言】
  《缺题》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扣住对“故人”的思念贯穿全篇,由白天睹物思人,触景伤怀,到夜色渐起,月色渐浓,由意识到故人已去到此恨难排,情何以堪,抒发的情感一层重一层。这首词情景交融,深切自然,看似平淡,实际上极为精炼,耐人回味将相思苦传神地勾画了出来。
  【翻译】
  故人已经离开很久了,窗下古琴已许久没弹,早已经积满了灰尘。自己自斟自饮借酒浇愁,岂料独酌了无趣,愁浓酒难消,力不能斟酒,乃是心不堪其苦。此时夜已深,人无眠,寒气透过稀疏的帘幕侵室,遥望见远处夜色中萤火点点,忽明忽暗,夜色静谧而幽阔;起身徘徊庭院,更深露重寒湿衣。天地间的一切物象和声响,都触动情思,此时内心的这份孤独苦闷渐积如山重,心灵似乎也不堪承受其重。
  【鉴赏】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首联,睹物思人,才发现故人离去的在心中在生活的留下的空白根本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人事的变迁而填补,那人还是心中不可或缺的唯一的知音人。古有伯牙摔琴谢知音,今作者也应知音离去而尘封心曲,无处诉衷肠,深藏于心的对友人的思念于典型的场景、质朴无华的语言中溢出,奠定全诗忧伤的感情基调。
  自然引出颔联: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独对“一樽酒”往昔饮酒欢笑场景历历在目,而今故人已远,独留自己在故地黯然神伤,触目皆伤心,寂寞如影随形,终于挨到天黑,又能否摆脱这份孤寂呢?
  颔联: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露重”可见诗人因相思所苦在庭院中久久站立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凝神痴呆的形象。月的清辉,最易引入相思,“望月怀远”是自古的母题。月色凄迷,不应有恨偏照无眠人。“单幕疏帘贫寂寞,凉风冷露秋萧索。”(白居易《秋晚》)“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张辑《疏帘淡月·秋思》)诗人精选物象营造了静谧、凄冷、幽阔的氛围,以景的清冷、幽寂来表达因故人不在身边的孤寂,感伤的心情和对故人难遣难寄的相思之情。
  尾联: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直抒胸臆,“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响,如万籁俱寂。结尾将情感推向极致,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盈满天地间。


相关阅读
1 平蔡州·汝南晨鸡喔喔鸣翻译赏析_平蔡州·汝南晨鸡喔喔鸣原文_作者刘禹锡

《平蔡州汝南晨鸡喔喔鸣》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 路傍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泣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 【查看全文】

2 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翻译赏析_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原文_作者刘禹锡

《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前言】 《踏歌词四首》是唐代文学家 【查看全文】

3 竹枝词·莫道谗言如浪深翻译赏析_竹枝词·莫道谗言如浪深原文_作者刘禹锡

《竹枝词莫道谗言如浪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翻译】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 【查看全文】

4 古诗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的意思_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翻译赏析_作者刘禹锡

《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古诗如下: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前言】 《竹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 【查看全文】

5 纥那曲·杨柳郁青青翻译赏析_纥那曲·杨柳郁青青原文_作者刘禹锡

《纥那曲杨柳郁青青》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查看全文】

6 秋词(其二)阅读答案与解析-刘禹锡,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秋词(其二)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①人狂。 【注释】①嗾:sǒu,指人在指使狗时发出的叫声。 (1)一、二两句描写了秋天怎样的画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