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第一、第二句的意思是山川依旧,但石头城往昔的繁荣已空无所有。
B、第二句用拟人的手法写“潮水”,它拍打着城郭,仿佛也感觉到了古城的荒凉冷落,也默默地退去。
C、第三、四句中的“旧时月”、“还过”,点出明月也已失去往日的光辉,但它仍留恋故都过去的豪奢繁华。
D、全诗句句写景,但景物中处处流露作者对繁华易逝、世事沧桑的感慨,含蓄蕴藉。
2.《锦瑟》不正确的一项( )
A.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诗的第一、二句是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似水流年的追忆.
B.“珠”、“玉”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诗人借这两个形象,体现自己禀具卓越的才德,却不为世用的悲哀.
C.诗的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此情”总揽所抒之情,“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
D.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运用了典故、比兴和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创造出了欢快轻松、悠然自得的艺术境界.
3.下列关于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居秋暝》是王维写的一首山水名篇,诗人在诗情画意之中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B.柳永的《雨霖铃》是一首话别离的词,上阕通过“寒蝉”“烟波”“暮霭”等词渲染了别离的气氛,突出了临别时难舍之情;下阕写出别离之后实际的秋江伤离的场面.
C.《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上阕写赤壁的壮丽,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下阕写人物事迹,抒发了对古代英雄的向往和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感慨.
D.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他登北固亭时写下的,上阕赞扬孙权、刘裕,表现对历史人物的向往之情;下阕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错误主张,结尾写到廉颇,抒发了未能尽展才能的感慨.
答
CDB
相关阅读
1 学阮公体·昔贤多使气翻译赏析_学阮公体·昔贤多使气原文_作者刘禹锡
《学阮公体昔贤多使气》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 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 侯门有仁义,灵台多苦辛。 不学腰如磬,徒使甑生尘。 【 【查看全文】
2 养鸷词·养鸷非玩形翻译赏析_养鸷词·养鸷非玩形原文_作者刘禹锡《养鸷词养鸷非玩形》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 宁知下鞲时,翅重飞不得。 毰毸 【查看全文】
3 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时蔡未弭,故见于篇末-刘禹锡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时蔡未弭,故见于篇末 刘禹锡 汉家族节付雄才,百越南溟统外台。 身在绛纱①传六艺,腰悬青绶亚三台②。 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 闻道楚 【查看全文】
4 昼居池上亭独吟翻译赏析_昼居池上亭独吟原文_作者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鉴赏 【查看全文】
5 竹枝词(其二)(其四)阅读答案-刘禹锡竹枝词(其二)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竹枝词(其九) 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 【查看全文】
6 酬令狐相公赠别阅读答案-刘禹锡酬令狐相公赠别 刘禹锡 越声长苦有谁闻,老向湘山与楚云。 海峤新辞永嘉守,夷门重见信陵君。 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绝群。 幸遇甘泉尚词赋,不知何客荐雄文。 【注】本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