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渡望峡中阅读答案与翻译-刘禹锡,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

松滋渡望峡中①
刘禹锡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
梦渚②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③。
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
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④外是荒台。
【注】①刘禹锡被贬出京期间,曾担任朗州司马、夔州刺史。多次往返均经松滋渡。这首诗是他821年赴菱州仕途中所写。松滋渡:在今湖北松滋县西北。②梦渚:云梦泽中的小洲。③秦灰:秦将白起攻楚时,曾火烧夷陵。④永安宫:在白帝城内,为刘备托孤之所。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写作者站在松滋渡,眼前所见的是微微冷雨洒在凌寒的梅花上,意境清冷。
B. 第二句写作者望向无边的天际,只见雪花飘扬,雪花化水奔涌而来。
C. “船从鸟道回”表面从“望”中着墨,实则以船夫的艰辛和三峡的迂回曲折写百姓之苦。
D. 尾联作者因遥望而生联想,由巫山十二峰和永安宫,想到巫山神女和刘备托孤。
15. 有评论说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的诗,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
【答案】
14. B 15. (1)写景:云梦泽中的洲渚上荒草长得遮盖了旧日的楚国山川,楚夷陵一带的黑土里还有当年秦兵焚劫的余灰。
(2)怀古:夷陵的秦灰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强大的楚国和秦国如今都已成尘烟,作者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盛衰无常的感慨。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雪花飘扬,雪花化水奔涌而来”理解错误,“雪花飘扬”没有体现,“雪花化水奔涌而来”为想象的景象。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比如本题要求结合颔联简要分析有评论说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的诗。是要求结合颔联内容具体分析该诗是怎样写景兼怀古,也就是分析颔联写了哪些景,怀了什么古。明确题目要求之后,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对诗句怎样写景兼怀古进行分析。比如本题,颔联“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意思是:云梦泽中的洲渚上荒草长得遮盖了旧日的楚国山川,楚夷陵一带的黑土里还有当年秦兵焚劫的余灰。这一联既怀秦楚旧事,又写望中所见陆上之景。“楚望”出自《左传·衰公六年》:“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章,楚之望也,”此处巧妙地借用这一典故,仍扣紧诗题“望”字着笔,极写小洲上青草生长繁茂,以致模糊了诗人的视线。秦将白起攻楚时,曾火烧“夷睦”。“土黑”、“秦灰”,非常精炼地概括了这一历史故实。当然,诗人在这里并不仅仅是追叙史事,而是以山川为见证,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无限感慨。当年,楚国横跨江、汉、睢、章,地域广阔,物产丰饶,但秦人一炬,毁其先王之睦墓,最终不免亡国。而秦王朝一统天下,自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于今亦仅有攻城掠地时留下的陈迹供人凭吊而已,同样令人可悲。诗人在这里含蓄地告诉人们:帝王之业,是不可能千秋万代传之不朽的。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盛衰无常的感慨。

【翻译】
  微微的冷雨洒在渡口的寒梅上,天边白云流动,好像雪花化水泻下来。云梦泽中的洲渚上荒草长得遮盖了旧日的楚国山川,楚夷陵一带的黑土里还有当年秦兵焚劫的余灰。巴人的泪水随着哀猿的鸣声落下,蜀客的船只沿着曲折的三峡返回。青青的巫山十二峰在哪里呢?那永安官外的荒台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阳台。


相关阅读
1 竹枝词(其二)(其四)阅读答案-刘禹锡

竹枝词(其二)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竹枝词(其九) 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 【查看全文】

2 养鸷词·养鸷非玩形翻译赏析_养鸷词·养鸷非玩形原文_作者刘禹锡

《养鸷词养鸷非玩形》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 宁知下鞲时,翅重飞不得。 毰毸 【查看全文】

3 昼居池上亭独吟翻译赏析_昼居池上亭独吟原文_作者刘禹锡

《昼居池上亭独吟》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鉴赏 【查看全文】

4 酬令狐相公赠别阅读答案-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赠别 刘禹锡 越声长苦有谁闻,老向湘山与楚云。 海峤新辞永嘉守,夷门重见信陵君。 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绝群。 幸遇甘泉尚词赋,不知何客荐雄文。 【注】本诗 【查看全文】

5 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时蔡未弭,故见于篇末-刘禹锡

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时蔡未弭,故见于篇末 刘禹锡 汉家族节付雄才,百越南溟统外台。 身在绛纱①传六艺,腰悬青绶亚三台②。 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 闻道楚 【查看全文】

6 学阮公体·昔贤多使气翻译赏析_学阮公体·昔贤多使气原文_作者刘禹锡

《学阮公体昔贤多使气》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 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 侯门有仁义,灵台多苦辛。 不学腰如磬,徒使甑生尘。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