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翻译赏析_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原文_作者李煜

  《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煜。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大教长少年。
  【前言】
  《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这首词抒写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开篇两句写景,点明地点和环境,自富贵气渗透出作者强烈的依恋之情。
  【注释】
  ①此词作者有异议。从沈雄《古今词话》“词辨”云:“《后庭花破子》,李后主、冯延巳相率为之”,为李煜中、后期的作品。
  ②玉树:神话传说中的仙树。《淮南子·地形训》中记载:“(昆仑)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在其西。”后庭:指后宫。
  ③瑶草:《遗山乐府》中作“瑶华”。指传说中的香草。
  ④偏:偏倚,偏失,指变化。
  ⑤和月和花:《花草粹编》、《遗山乐府》中均作“和花和月”。和,共,同。
  ⑥大教:唐圭璋《南唐二主词汇笺》中作“天教”。大,一定。教,令,使得。
  【翻译】
  无。
  【赏析】
  “去年”和“今年”都是虚指,写美好的生活画面,时间的推移并不能使美好的事物转变,“花不老”并不是真的花从不凋谢,而是在人眼中永不凋谢;“月又圆”也不是今日才圆,而是未见缺,只见圆。这里的描写,以心理真实去刻画生活真实,用情感真实塑造了艺术真实,表现出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独特感受。这种感受在后三句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作者把过去的感受化成独特的人生期待和追求,他希望能真的象自己想象的那样,花不凋、月常圆,人也和花和月一样,青春永驻、幸福常在。李煜前期的作品中春怨秋闺词很多都有对人生的感叹和希望,但有如这首词一样热切的企盼和依恋的情绪并不多见。究其原因,大概因为他那时并不能真正体味到“失而弥珍”的道理,所以他前期作品虽然怨深愁切,但对生活的底蕴却并未有更深的感触。而只有当他真正体味到一切将失而不能复得进,他方能真正对这一切产生深深的依恋,而这种依恋恰恰是建立在对未来的恐惧和忧虑之上的。由此可见,这首词大概为李煜中期的作品。


相关阅读
1 秋莺·残莺何事不知秋翻译赏析_秋莺·残莺何事不知秋原文_作者李煜

《秋莺残莺何事不知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查看全文】

2 挽辞·珠碎眼前珍翻译赏析_挽辞·珠碎眼前珍原文_作者李煜

《挽辞珠碎眼前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 【查看全文】

3 一斛珠·晓妆初过翻译赏析_一斛珠·晓妆初过原文_作者李煜

《一斛珠晓妆初过》作者为五代十国文学家李煜。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 【查看全文】

4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翻译赏析_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原文_作者李煜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煜。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评,诗随羯鼓 【查看全文】

5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 作者 :李煜 原文 :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已楼瑶殿影, 【查看全文】

6 采桑子·庭前春逐江红英尽翻译赏析_采桑子·庭前春逐江红英尽原文_作者李煜

《采桑子庭前春逐江红英尽》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煜。其古诗全文如下: 庭前春逐江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英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