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李煜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
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2、了:了结,完结。
3、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4、应犹:一作“依然”。
5、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6、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翻译: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
往事知道有多少!
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
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
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
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
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
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赏析: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阔大雄伟。
相关阅读
1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 作者 :李煜 原文 :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已楼瑶殿影, 【查看全文】
2 一斛珠·晓妆初过翻译赏析_一斛珠·晓妆初过原文_作者李煜《一斛珠晓妆初过》作者为五代十国文学家李煜。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 【查看全文】
3 采桑子·庭前春逐江红英尽翻译赏析_采桑子·庭前春逐江红英尽原文_作者李煜《采桑子庭前春逐江红英尽》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煜。其古诗全文如下: 庭前春逐江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英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 【查看全文】
4 秋莺·残莺何事不知秋翻译赏析_秋莺·残莺何事不知秋原文_作者李煜《秋莺残莺何事不知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查看全文】
5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翻译赏析_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原文_作者李煜《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煜。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评,诗随羯鼓 【查看全文】
6 挽辞·珠碎眼前珍翻译赏析_挽辞·珠碎眼前珍原文_作者李煜《挽辞珠碎眼前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