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注:①本诗写于1197年,作者时年七十三,已退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老家多年。②的博:地名,在今四川省。皋兰:县名,在今甘肃省。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诗的三四句写当下自己虽迟暮衰弱,不胜戎衣,但悲愤存胸,宝剑在握,还是愿为国拼尽全力。
B. 诗的五六句为实写,诗人回忆当年之事:那时,他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为了收回失地,远戍的博,鏖战皋兰。
C. 本诗题为《书愤》,诗中虽无“愤”字,愤却贯穿始终:从当年的壮志凌云到现在只能袖手旁观,都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苍凉。
D. 全诗共分为两层,前六句回顾往事,表现青壮年时期的抗敌豪情和战斗经历,后两句写不被重用的悲愤和壮心不死的感情。
E. 全诗笔力雄健,气壮山河,充分地显示了陆游对国家、民族的每饭不忘、终生难释的深厚情意。
15. 这首诗是如何通过对比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答
14. BD B项,“诗的五六句为实写”错误,应为虚写,选项已经说了“诗人回忆当年之事……”。D项,“前六句回顾往事”错误,“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这四句应是写现实;“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这应是回顾往事。
15. ①前两联通过身心对比来表现诗人的奋争之情。诗人两鬓苍苍,衰老发胖,但内心依旧赤热,迟暮之态与未老雄心形成对比,悲愤中流露出奋争的情怀。② 后两联通过今昔对比来表现诗人的悲愤之情,诗人回想壮年豪迈的战斗经历,慨叹如今关河未安却只能袖手旁观,在今昔对比中表达出内心的悲愤。
相关阅读
1 送七兄赴扬州幕阅读答案-陆游,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送七兄①赴扬州幕 陆游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②集瓜州。 诸公③谁听刍荛④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家飞花遜客舟。 【注 【查看全文】
2 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翻译赏析_作者陆游《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 【查看全文】
3 朝饥示子聿阅读答案-陆游,水云深处小茅茨,雷动空肠惯忍饥朝饥示子聿 陆游 水云深处小茅茨,雷动空肠惯忍饥。 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 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 八十到头终强项,欲将衣钵付吾儿。 【注】子聿:陆游的 【查看全文】
4 安流亭俟客不至独坐成咏阅读答案-陆游安流亭俟客不至独坐成咏 陆游 忆昔西征鬓未霜,拾遗陈迹吊微茫。 蜀江春水千帆落,禹庙空山百草香。 马影斜阳经剑阁,橹声清晓下瞿唐。 酒徒云散无消息,水榭凭栏泪数行。 14. 下 【查看全文】
5 初夏绝句翻译赏析_初夏绝句原文_作者陆游《初夏绝句》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鉴赏】 初夏是令我激动的。我扛着那巨型三脚架, 【查看全文】
6 村舍·山高正对烧畲火翻译赏析_村舍·山高正对烧畲火原文_作者陆游《村舍山高正对烧畲火》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高正对烧畲火,溪近时闻戽水声。 破屋已斜犹可往,老牛虽瘠尚能耕。 【注释】 [1]畲火:火耕。在田中烧草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