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
庭树忽改色,秋风动其枝。
物情未必尔,我意先己悽。
虽恐芳节谢,犹欣早凉归。
起步云月暗,顾瞻星斗移。
四时有大信,万物谁与期?
故人在千里,岁月令我悲。
所嗟事业晚,岂惜颜色衰。
庙谋今谓何,胡马日以肥!
(注)本诗作于庆历二年(1042年),当时西夏入侵,宋军大败,而契丹则趁机勒索。苏子美,即苏舜钦,诗人好友。
9.请简要赏析这首诗前十句的表达效果。
10.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
9.以“庭树改色”“秋风”照应“立秋”;情景交融,描写了秋天夜晚的景色,富有画面感,流露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引出下文对复杂情感的抒发。
10.①对友人的思念;②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叹;③欲有所作为却事业难成的无奈;④对国家内忧外患局面的担忧。
【解析】
【分析】
9.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内容上,分析诗句描写的景象和表现的思想感情;结构上,考虑与标题和上文有无照应,考虑对下文有无照应、铺垫;表现手法上,看有无运用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等。
从内容上,前十句写庭树改色,秋风动枝,万物凋谢,天气转凉,云月昏暗,星移斗转,作者徜徉其间,描绘出一幅秋天夜晚的景色,“物情未必尔,我意先己悽。虽恐芳节谢,犹欣早凉归”中“悽”“恐”“欣”,流露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从结构上,“庭树忽改色,秋风动其枝”,开篇紧扣标题中的“立秋”,形成照应,前十句对秋景的描绘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为下文作者复杂情感的抒发作铺垫,起到引出的作用;从表现手法上,前十句扣住“庭树”“秋风”“云月”“星斗”等景物,将作者的情感寄寓在秋景的描绘中,情景交融。
10.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原文“故人在千里,岁月令我悲”,友人远在千里之外,岁月流逝令人内心悲伤,可概括出“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叹”;原文“所嗟事业晚,岂惜颜色衰”,嗟叹事业难成,哪里会顾惜容貌的衰老,可概括出“欲有所作为却事业难成的无奈”;“庙谋今谓何,胡马日以肥”,朝廷如何谋划战事,胡人的马一天天的强壮起来,结合注释“当时西夏入侵,宋军大败,而契丹则趁机勒索”,可概括出“对国家内忧外患局面的担忧”。
相关阅读
1 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原文_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翻译赏析_作者欧阳修
《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 【查看全文】
2 苏氏文集序阅读答案与翻译-欧阳修苏氏文集①序 欧阳修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 【查看全文】
3 《别滁·花光浓烂柳轻明》阅读答案-欧阳修别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滁即滁州,欧阳修于1045年8月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知州,在滁州做了两年多的地方 【查看全文】
4 解仙佩·有个人人牵系翻译赏析_解仙佩·有个人人牵系原文_作者欧阳修《解仙佩有个人人牵系》作者为宋朝诗人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个人人牵系。泪成痕、滴尽罗衣。问海约山盟何时。镇教人、目断魂飞。 梦里似偎人睡。肌肤依旧骨香腻。觉来 【查看全文】
5 《晚泊岳阳》阅读答案-欧阳修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 【查看全文】
6 渔家傲·九日欢游何处好翻译赏析_渔家傲·九日欢游何处好原文_作者欧阳修《渔家傲九日欢游何处好》作者为宋朝诗人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日欢游何处好。黄花万蕊雕阑绕。通体清香无俗调。天气好。烟滋露结功多少。 日脚清寒高下照。宝钉密缀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