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太守·庖烟起处认孤村翻译赏析_次韵太守·庖烟起处认孤村原文_作者秦观

  《次韵太守·庖烟起处认孤村》作者为宋朝诗人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庖烟起处认孤村,天色清寒不见痕。
  车网湖边梅溅泪,壶公祠畔月销魂。
  封强尽是春秋国,庙食多怀将相恩。
  试问李斯长叹后,谁牵黄犬出东门。
  【前言】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是宋代词人秦观的组诗作品。第二首考查汝南的历史和名人,意在提供效法和借鉴的对象。
  【注释】
  ⑸车网湖、壶公祠:汝南的两个风景名胜。
  ⑹李斯:上蔡人,上蔡宋属蔡州。官至秦朝丞相,而最后被夷三族。
  【赏析】
  第二首诗开头两句展开了一幅郊野萧条景象的素描:炊烟袅袅,郊野的孤村,依稀可辨;天色清寒,村舍的痕影,一点也看不见。洪水给汝南人民带来的后果,还未消除。三四句写汝南两个名胜车网湖和壶公祠的傍晚景色。湖边梅花盛开,祠畔明月初上,风景原本很迷人,但前一年的灾情,诗人记忆犹新,前村的景象,宛然在目,他触景伤情,泪溅魂销。这景况和诗人同时之作“风将沉燎萦歌扇,雪带梅香上舞衣”(《次韵裴秀才上太守向公》),风格迥然不同。五六句说汝南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古城。早在春秋时代,它就是蔡、沈等国的封地,颇多“先贤”,人们立庙祭祀以示追怀“恩”泽。七八句则从另一角度指出:历史上蔡州也有秦代李斯(上蔡人,上蔡宋属蔡州)这样的人物,他官至丞相,却终遭杀戮之祸。诗人以提问的口气,把李斯临刑时“牵黄犬出上蔡东门”的“长叹”反说出来(《史记·李斯列传》),意在从他身上引出经验教训。
  这组诗表现了汝南的地理历史概况,却各有特点。第一首诗,上半部分写人民重建家园的辛勤劳动和水患带来的严重后果,下半部分指斥汉、唐两朝当国宰相和乱臣贼子的所作所为,对太守向宗回寄予了希望。诗人从国家利益着眼,向地方长官提出建议,对人民生活表示关切,是应该受到肯定的。“茫茫”二句写汝水抱城奔流,春色中带有烧痕,诗人主要借助“烧痕”于无人处写出人来。而“偷”字从诗人眼中来发现、辨认,尤为传神。“千点”二句假物寓人,借景抒情,也于无人处写出人来。它既有烘托前两句的作用,也能增强对读者的感染力。“遥怜”二句由汉代的昏庸宰相说到唐代的乱臣贼子,也是句句有人。回顾汝南历史,一正一反,给人不少启示。末句“陶侃梦天门”的祝愿指名道姓,对照明显。而第二首诗,上半部分写水灾之后的情景,下半由蔡州在春秋时代已是封疆之国和恩泽民众的将相祠庙依然受人供奉,表现出这里民风淳朴,并引李斯之事为戒。这对太守向宗回也有讽劝作用。诗人从国家利益着眼,向地方长官提出建议,对人民生活表示关切,是应该受到肯定的。“庖烟”二句写诗人通过炊烟遥认孤村,主要借“庖烟”于无人处写出人来。而“认”字从诗人眼中来发现、辨认,尤为传神。“车网”二句假物寓人,“封疆”二句由春秋的封国说到庙食的将相,也是句句有人。回顾汝南历史,一正一反,给人不少启示。末句写李斯“牵黄犬”的“长叹”,指名道姓,对照明显。诗中说,古代的将相之所以到后来仍然受到祭祀,是因为恩及于民,作者劝勉太守之意自在言外。
  秦观是小小的教官,向宗回曾多次请他代撰境内受祭祀之神的文章,可见对他是尊重的。在郡守登楼眺望时,他的次韵之作,咏史悯时,发了很多感慨。这首诗能摆脱一般“次韵”诗的窠臼,所以能成为名作。


相关阅读
1 念奴娇·窗涵月影瓦冷霜华翻译赏析_念奴娇·窗涵月影瓦冷霜华原文_作者秦观

《念奴娇窗涵月影瓦冷霜华》作者为宋朝诗人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窗涵月影,瓦冷霜华,深院重门悄。画楼雪杪。谁家笛、弄彻梅花新调。寒灯凝照。见锦帐、双鸾翔绕。当此时、 【查看全文】

2 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翻译赏析_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原文_作者秦观

《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作者为宋朝诗人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西楼促坐酒杯深,风压绣帘香不卷。 玉纤慵整银筝雁。红袖时笼金鸭暖。岁华 【查看全文】

3 迎春乐·菖蒲叶叶知多少翻译赏析_迎春乐·菖蒲叶叶知多少原文_作者秦观

《迎春乐菖蒲叶叶知多少》作者为宋朝诗人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菖蒲叶叶知多少。惟有个、蜂儿妙。雨晴红粉齐开了。露一点、娇黄小。 早是被、晓风力暴。更春共、斜阳俱老。 【查看全文】

4 念奴娇·千门明月翻译赏析_念奴娇·千门明月原文_作者秦观

《念奴娇千门明月》作者为宋朝诗人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千门明月,天如水,正是人间佳节。开尽小梅春气透,花烛家家罗列。来往绮罗,喧阗箫鼓,达旦何曾歇。少年当此,风光 【查看全文】

5 古诗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翻译赏析_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原文_作者秦观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作者为宋朝诗人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查看全文】

6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翻译赏析_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原文_作者秦观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