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明史·李贤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
B.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
C.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
D.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官,在京城内的官或在皇城内的官,文中指后者,即做官的太监。
B.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的指称,因方位而得名,后用来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又称“储宫”。
C.起复,封建时代,官员遭父母丧,丧期未满而应召任职;明清时也指丧期满后出来做官。文中指后者。
D.殉葬,是以器物、牲畜或人与陶俑木俑同死者一同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贤深受宠眷,推举贤能。一有事情,皇上一定召他去咨询处理得是否得当,或者派宦官去询问他;他所推荐的年富、程信等人,都是一时名臣。
B.李贤不计得失,眼光长远。在曹钦被平定后,他不计得失,抓住时机建议皇上尽快下诏停止不紧急的事务,广求直言来疏通被困塞的政事。
C.李贤正直敢言,保护太子。有人离间皇上与太子,皇上颇受迷感,便秘密询问李贤,李贤坚持传位于太子,最终使皇上与太子和好。
D.李贤感于知遇,多番进言。景帝驾崩后,因为他的建议,汪皇后才免于殉葬;同样是因为他的建议,英宗赦免了受幽禁已经六十年的惠帝的少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
(2)达衔次骨,因袁彬狱陷贤,贤几不免,语载《门达传》。
答
10、B

相关阅读
1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定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有膂力,便弓马,议论慷慨。授常州推官,精敏善决狱,称强吏。魏国公徐俌与民争田,文定勘归之民。 刘瑾入 【查看全文】
2 王仪,字克敬,文安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王仪传》王仪,字克敬,文安人。嘉靖二年进士。除灵璧知县。以能,调嘉定。七年擢御史,巡按陕西。秦府豪占民产,仪悉夺还民。延绥大饥,朝命陕西布政使胡忠为巡抚,仪论罢之。 已,巡按 【查看全文】
3 年富,字大有,怀远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年富,字大有,怀远人。本姓严,讹为年。以会试副榜授德平训导。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英宗嗣位,上言:府军前卫幼军,本选民间子弟,随侍青宫。今死亡残疾,佥①补为扰。请 【查看全文】
4 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 沈有容传》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走马击剑,好兵略。举万历七年武乡试。蓟辽总督梁梦龙见而异之,用为昌平千总。复受知总督张佳胤,调蓟镇东路,辖南兵后营。 十二年秋,朵颜长昂以 【查看全文】
5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罗亨信传》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监通州仓储,巡按畿内。 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 【查看全文】
6 宋濂,字景濂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宋濂传》宋濂,字景濂。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已,游柳贯、黄溍之门,两人皆亟逊濂,自谓弗如。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