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明史·熊廷弼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辽左/京师肩背/河东/辽镇腹心/开原又/河东根本/欲保辽东则开原必不可弃敌/未破开原时/北关/朝鲜犹足为腹背患/
B.辽左/京师肩背/河东/辽镇腹心/开原又河东根本/欲保辽东则开原必不可弃敌/未破开原时/北关/朝鲜犹足为腹背患/
C.辽左/京师肩背/河东辽镇腹心/开原又/河东根本/欲保辽东则开原必不可弃/敌未破开原时/北关/朝鲜犹足为腹背患/
D.辽左/京师肩背/河东/辽镇腹心/开原又河东根本/欲保辽东则开原必不可弃/敌未破开原时/北关/朝鲜犹足为腹背患/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疆指新开拓的疆域;现在的“新疆”一词一般指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屯指屯田,是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由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农业耕作制度。
C.大理寺,掌管刑狱案件审理,在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
D.尚方剑是皇帝御用剑,赐予重臣则其全面代表皇权,斩杀官员后无须上奏。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熊廷弼明察无畏,敢于弹劾重臣。他巡按辽东时,宋-韩弹劾赵楫与李成梁弃土冒功,朝廷让他审核,他查清后弹劾两人以及前任巡抚结党包庇之罪。
B.熊廷弼兴办屯田,提出具体措施。他认为辽地多荒地,每年在编内军队八万人中调用三万人垦荒种田,便可以得到很多粮食,皇上命令在各边境推行。
C.熊廷弼熟悉辽东,受到皇帝器重。他代杨镐经略辽东,奏疏上达,皇帝都答复允许,并赏赐尚方宝剑来增加他的权威,几个月后辽地防守设施大为坚固。
D.熊廷弼有勇有谋,稳固辽地人心。属下办事不利,他就冒着危险亲自巡视沈阳、抚顺等地,吊祭死于战事的人,在奉集炫耀兵威,测量地形地势而回。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在辽数年,杜馈遗,核军实,按劾将吏,不事姑息,风纪大振。
(2)毋窘臣用,毋缓臣期,毋中格以沮臣气,毋旁挠以掣臣肘。
答
9.D 10.D 11.B
12.(1)在辽地数年,杜绝馈送礼物,核实军用物资,考察弹劾将吏,不作无原则的宽容,(辽东地区)法度和纲纪大为振作。
(2)不要让臣的用度窘迫,不要延误臣的期限,不要中途阻碍以至于挫折臣的志气,不要从旁干扰以至于牵掣臣的行动。
参考译文:
熊廷弼,宇飞百,江夏人。天启三十六年,熊廷弼巡按辽东。巡抚赵楫与总兵官李成梁放弃宽奠新开拓的疆城八百里,迁移编入户籍的平民六万家到内地。不久,评论功绩受到奖赏,给事中宋一韩弹劾他们。交付熊廷弼审核,熊廷弼详尽地了解到他们放弃疆土驱逐人民的情况,弹劾两人的罪行,以及原任巡按何尔健、康丕扬结党庇护。奏疏居然没有批覆。当时有诏书令兴办屯田,熊廷弼说辽多荒地,每年在编内军队八万人中用三分之一的人垦荒种田,可以得到粮食一百三十万石。皇上颁发表示优待的诏书加以褒奖称赞,命令在各边境推行。边防将领喜好攻击敌方巢穴,总是挑起祸端。熊廷弼说防卫边疆以守为上策,修缮城墙建筑堡垒,有十五件好处,报告皇帝就推行起来。这一年大早,熊廷弼巡察金州,在城隍神前祷告,约定七天后下雨,不下雨就毁它的庙。等到了广宁,过期三天,在白牌上郑重书写文告,封好宝剑,派使者前去斩城隍。未到,风雷大作,大雨如注,辽地的人把他当作神。在辽地数年,杜绝馈送礼物,核实军用物资,考察弹劾将吏,不作无原则的宽容,(辽东地区)法度和纲纪大为振作。四十七年,起用为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安抚辽东。旋即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杨镐处理辽东事务。未出京,开原丧失,熊廷弼上言:“辽东,是京师的肩膀和背部;河东,是辽镇的心腹;开原又是河东的根本。要保全辽东则开原必不可丢弃。敌人未攻破开原时,北关、朝鲜还足以为腹背的祸患,如今已经攻破开原,北关不敢不服,派遣一个使者,朝鲜不敢不从。既然没有腹背的忧患,必定会合东西两方的势力交错进攻,然而辽、沈如何可以守住呢?恳请速派将士,准备草料粮食,修理器械,不要让臣的用度窘迫,不要延误臣的期限,不要中途阻碍以至于挫折臣的志气,不要从旁干扰以至于牵掣臣的行动。不要把艰难危险单独留给臣,以至于耽误臣,耽误辽东,兼误国家。”奏疏上达,都答复允许,并且赏赐尚方宝剑来增加他的权威。几个月后防守设施大为坚固。熊延弼初到辽地,命令佥事韩原善去安抚沈阳,韩原善害怕不肯去。接着命令佥事阎呜泰去,到虎皮驿大哭而返。熊廷弼就亲自巡行视察,从虎皮驿抵达沈阳,再乘雪连夜赶赴抚顺。总兵贺世贤以接近敌人劝阻他,熊廷弼说:“冰雪满地,敌人不会料到我来。”演奏军乐而入。当时在战火之后,数百里没有人迹,熊廷弼吊祭诸位死于战事的人并为他们哭泣。接着在奉集炫耀兵威,测量地形地势而回。所到之处招集流亡移民,修理防守器具,分派布置人马,由此人心重又稳固。
相关阅读
1 年富,字大有,怀远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年富,字大有,怀远人。本姓严,讹为年。以会试副榜授德平训导。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英宗嗣位,上言:府军前卫幼军,本选民间子弟,随侍青宫。今死亡残疾,佥①补为扰。请 【查看全文】
2 宋濂,字景濂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宋濂传》宋濂,字景濂。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已,游柳贯、黄溍之门,两人皆亟逊濂,自谓弗如。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 【查看全文】
3 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 沈有容传》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走马击剑,好兵略。举万历七年武乡试。蓟辽总督梁梦龙见而异之,用为昌平千总。复受知总督张佳胤,调蓟镇东路,辖南兵后营。 十二年秋,朵颜长昂以 【查看全文】
4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阅读答案与翻译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定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有膂力,便弓马,议论慷慨。授常州推官,精敏善决狱,称强吏。魏国公徐俌与民争田,文定勘归之民。 刘瑾入 【查看全文】
5 王仪,字克敬,文安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王仪传》王仪,字克敬,文安人。嘉靖二年进士。除灵璧知县。以能,调嘉定。七年擢御史,巡按陕西。秦府豪占民产,仪悉夺还民。延绥大饥,朝命陕西布政使胡忠为巡抚,仪论罢之。 已,巡按 【查看全文】
6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罗亨信传》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监通州仓储,巡按畿内。 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