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明史·韩雍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贼敢绐我/叱左右缚斩之/左右皆愕/既缚/而袂中利刃出/推问/其果贼也/贼大惊曰/韩公天神也/
B.贼敢绐/我叱左右缚斩之/左右皆愕/既缚/而袂中利刃出/推问/其果贼也/贼大惊曰/韩公天神也/
C.贼敢绐/我叱左右缚斩之/左右皆愕/既缚/而袂中利刃出/推问其果/贼也/贼大惊曰/韩公天神也/
D.贼敢绐我/叱左右缚斩之/左右皆愕/既缚/而袂中利刃出/推问其果/贼也/贼大惊曰/韩公天神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第一名称状元。
B.兵部,古代“六部”之一,长官为侍郎,掌管兵籍、军令、军械制造等及选用武官。
C.蛮,先秦非华夏民族的泛称之一,到秦汉至魏晋南北朝为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D.祠,本义是家族祭祀祖先的建筑,引申义是为纪念名士伟人而修建的供舍(纪念堂)。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雍审案缜密,昭雪冤案。砀山教谕某某已被伙夫父亲诬告而屈服,身为御史的韩雍追查伙夫逃亡的踪迹,查得事情真相,为教谕昭雪冤情。
B。韩雍心系百姓,深受爱戴。他发现年成不好而引起饥荒,上奏要求免征秋粮,此后两广人因此怀念他,尤其惋惜他的离职,建立祠庙来祭祀他。
C.韩雍疾恶如仇,不畏豪强。他心中坦荡无城府,做右佥都御史时,弹劾宁王的不法行为,使王府的官员被判有罪,又为锦衣指挥刘敬仗义执言,使其得救。
D.韩雍胆识过人,有谋有勇。他辅佐赵辅平定叛乱,不仅提出直捣大藤峡、进攻盗贼的巢穴的策略,还身先士卒,亲自指挥士兵爬树攀藤而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律重朋党,谓阿比乱朝政也。以一饭当之,岂律意?
(2)而分兵四出,贼益奔突,郡邑益残,所谓救火而嘘之也。
答
10.A(“绐”为“欺骗”之义,后面要接宾语,所以排除B与C项;A与D两项中,关键是“其果”二字,如果作“推问”的宾语,不太符合古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语意也略嫌不通,当作“贼也”的主语和谓语较为恰当,所以排除D项,选A项。)
11.B(兵部长官为尚书,侍郎为次官。另外,军械制造主要由工部负责。)
1 2.B(“上奏要求免征秋粮”是韩雍巡抚江西时发生的事,这与两广人怀念他并建立祠庙是两回事,没有因果关系。)
13.(1)法律重处朋党,是说相互勾结扰乱朝廷政事。因为一顿饭便要担此罪,哪是法律的本意?(“重”形容词作动词1分,“阿比”“当”各1分,句意2分)
(2)却分兵四面出击,那盗贼就会更加奔走突击,城乡会更加残破,这就是所说的救火却朝火吹气。(“奔突”“所谓”“嘘”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韩雍,字永熙,正统七年考中进士,授官御史。有砀山教谕某某人打伙夫,伙夫逃亡而躲起来,伙夫的父亲便控告教谕杀了他儿子,并拿其他人的尸体支解了来作证据。教谕已经被诬告而屈服,韩雍追查踪迹查得事情真相,昭雪了教谕的冤情。大学士陈循推荐他为右佥都御史,代替杨宁巡抚江西。因为年成不好而引起饥荒,韩雍上奏要求免征秋粮。又上奏弹劾宁王的不法行为,王府官员都被判了罪。石亨被处死后,锦衣指挥刘敬因为曾经在宫中值勤的房里请石亨吃过饭,被套用有关朋党的法律条文而判死罪。韩雍说:“法律重处朋党,是说相互勾结扰乱朝廷政事。因为一顿饭便要担此罪,哪是法律的本意?再说石亨得势的时候,大臣早晚赶去石亨门下请安,不判那些大臣的罪,唯独判刘敬,这是为什么?”便放了刘敬。七年,因为讨论国事入宫进觐,皇帝留他做兵部右侍郎。广西瑶和僮少数民族流窜抢掠广东,残害破坏了几乎所有的城乡。成化元年正月,朝廷大举发兵,任都督赵辅为总兵官,兵部尚书王竑说:“韩雍才干气度举世无双,平定叛乱非要有韩雍不可。”于是朝廷改任韩雍为左佥都御史,协助处理军务。韩雍说:“盗贼已经蔓延了几千里,而我军每到一处便跟他们交战,这是自我消耗。应当集中全部军队直捣大藤峡,进攻盗贼的心腹,巢穴倾倒了,其余的叛贼,便可迎刃而解了。丢开这种办法不加考虑,却分兵四面出击,那盗贼就会更加奔走突击,城乡会更加残破,这就是所说的救火却朝火吹气。”众将说:“好。”于是长驱直入到峡口。有儒生、里中父老几十人伏在道旁,愿为官军为向导。韩雍见了便骂道:“盗贼竟敢骗我!”厉声下令左右随从将他们捆绑起来斩首,左右随从都很惊愕。待绑起来后,这些人衣服里所藏的锋利凶器便露了出来。一审问,他们果然是盗贼。盗贼大为震惊,说:“韩公真是天神!”十二月初一,韩雍等指挥各部队水陆并进,持圆形盾牌登山,拼死战斗。官军引诱盗贼射箭,估算着即将射完,韩雍亲自指挥各部士兵爬树攀藤而上。另外又派遣身强力壮的战士从小路先行登山,占领山顶架起石炮。盗贼不能支撑,于是大败。九年,柳、浔等地的蛮人又发动叛乱。兵部弹劾韩雍奏报不实。广西镇守太监黄沁一向怀恨韩雍,认为韩雍压制自己,借此攻击揭发韩雍。皇帝派遣给事中张谦等将往勘查。张谦回京奏报朝廷,有关韩雍的情况虚实参半,最后韩雍被令辞官离去。韩雍为人豁达豪爽,疾恶如仇,心中坦荡不设城府,散发钱财玉帛没有丝毫的可惜。两广人怀念韩雍的功绩,尤其惋惜他的离职,给他建立了祠庙祭祀他。在家住了五年后去世,朝廷封谥号襄毅。
相关阅读
1 海瑞在向明世宗朱厚熜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 【查看全文】
2 许士柔,字仲嘉,常熟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许士柔传》许士柔,字仲嘉,常熟人。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崇祯时,历迁左庶子,掌左春坊事。 先是,魏忠贤既辑《三朝要典》,以《光宗实录》所载与《三朝要典》左,乃言叶向 【查看全文】
3 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杨维岳传》杨维岳传 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生而孝谨,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尝以文见知于郡守。一日往谒,适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维岳为之代请,可得金数百。维岳谢曰:犯罪自有公法。使 【查看全文】
4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袁继咸传》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启五年进士。授行人。崇祯三年冬,擢御史,监临会试,坐纵怀挟举子,谪南京行人司副,迁主客员外郎。 七年春,擢山西提学佥事。未行,总理户、工二 【查看全文】
5 张本,字致中,东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张本传》张本,字致中,东阿人。张本,字致中,东阿人。自国子生授江都知县。燕兵至扬州御史王彬据城抗为守将所缚本率父老迎降成祖以滁泰二知州房吉田庆成率先归附命与本并为扬州知府 【查看全文】
6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刘基传》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起为江浙儒学副提举,论御史失职,为台臣所阻,再投劾归。基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 方国珍起海上,掠郡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