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复言:“内监外僚,初无统摄。辽阳矿税,何预蓟门?若皆效淮所为,有司将无遗类。陛下奉天之权制驭字内今尽落宦竖手朝奏夕报如响应声纵所劾当罪尚非所以为名何况无辜暴加摧折。”皆不报。颐在镇十年,威望大著。中使惮颐廉正,畿民少安。二十九年,以工部右侍郎代刘东星管理河道。议上筑决口,下疏故道,为经久计。甫两月,以劳卒。赠兵部尚书。颐仕宦三十余年,敝车赢马,布衣蔬食。初为御史,首请祀胡居仁于文庙,寝未行。见居仁裔孙希祖幼且贫,字以女,养之于家。
(选自《明史·李颐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奉天之权/制驭宇内今尽/落宦竖手朝奏/夕报如响应/声纵所劾/当罪尚非/所以为名/何况无辜/暴加摧折。
B.陛下奉天之权/制驭宇内/今尽落宦竖手/朝奏夕报/如响应声/纵所劾当罪/尚非所以为名/何况无辜/暴加摧折。
C.陛下奉天之权/制驭宇内今尽/落宦竖手/朝奏夕报/如响应声/纵所劾当/罪尚非所以为名/何况无辜/暴加摧折。
D.陛下奉天之权/制驭字内/今尽落宦竖手/朝奏夕报如响应/声纵所劾/当罪尚非/所以为名/何况无辜/暴加摧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称进士。明清时举人经过会试及殿试录取后称进士。文中指后者。
B.兵部:官署名。隋唐至明清时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主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陵寝:古代帝王陵墓的宫殿寝庙,借指帝王陵墓。其名号一般是根据大行皇帝生前的功过和世系而命名。
D.文庙:即孔庙,为纪念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历代中又被称作夫子庙、老君庙、文宣王庙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颐关心民生,为民请命。清理湖广、广西军队时,他请求免除本地百姓远戍之劳而只当附近卫所军士;任右都御史时,他又说皇帝使者对京畿百姓诛求过度。
B.李颐御贼有功,晋升官职。蒙古贼寇长昂桀骜不驯,他和总兵王保擒获其心腹七人,令其胆寒;别部伯牙入侵,他率领将士在罗文峪打败敌人,因此晋升左侍郎。
C.李颐管理河道,劳累而死。万历二十九年,他替代刘东星管理河道,建议在上游修筑决口,在下游疏浚故道,以为长远之计。两个月后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
D.李颐为官清廉,为人热心。他做官三十多年,乘破车骑瘦马,穿布衣吃蔬食;看见胡居仁裔孙胡希祖年幼贫困,不但派人教他读书识字,还将他留在家中抚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郧阳兵变,知府沈缺且得罪,颐为白其冤,而密歼首乱者。(5分)
(2)辽阳矿税,何预蓟门?若皆效淮所为,有司将无遗类。(5分)
答
10.B (结合上下文,整体把握句意,结合关键词“今”“宦竖”以及句式“纵......”等判断。标点如
下:陛下奉天之权,制驭宇内,今尽落宦竖手,朝奏夕报,如响应声。纵所劾当罪,尚非所以为名,何况无辜,暴加摧折。)
11.D (“又被称....老君庙”不正确。“老君庙”为道教建筑,是纪念老子的。)
12.D (“派人教他读书识字”不正确。原文中“字以女”指李颐将女儿许配给他。)
13. (1) 郧阳发生兵变,知府沈铗将要获罪,李颐为他申辩冤情,而秘密除掉带头作乱的人。(句意通顺2分,“且”“白”“歼”各1分。)
(2)辽阳的矿税,与蓟门有什么 关系?假若都效法高淮的所作所为,有关官吏将没有幸存者。(句意通顺2分,“预”“效”“遗类”各1分。)
参考译文
李颐,字惟贞,江西余干人。隆庆二年(1568)中进士,授职中书舍人。他广博地学习典章和掌故,享有才名。万历初年,升为御史。同官胡孝、景嵩、韩必显,给事中雒遵先后遭到处罚,他上疏直言申辩解救,皇帝不听从。清理湖广、广西军队,请求免除本地百姓去远地成守,只充当附近卫所的军士,诏令表示同意。因触犯张居正,出任湖州知府。调任苏松兵备副使、湖广按察使。郧阳发生兵变,知府沈铗将要获罪,李颐为他申辩冤情,而秘密除掉带头作乱的人。因母亲去世辞官回乡。服丧期满出任原官,到陕西,升任河南右布政使。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再升任右副都御史。因平定叛乱的军队,升任兵部右侍郎。蒙古贼寇长昂骄横,李颐与总兵王保抓获他的心腹小郎儿等七人,叛贼于是畏惧。不久,另一支部属伯牙入侵,李颐督率将士在罗文峪将其打败,升任左侍郎。过了很久,升任右都御史。当时征收矿税的使者出使各处。马堂驻天津,王忠驻昌平,王虎驻保定,张晔驻通州。李颐上疏说:“燕京是王气所聚集的地方,离皇家墓地近,开凿必定损伤帝王灵气。”又说:“京师附近地区土地荒芜年成歉收,而皇帝使者索求不留纤毫,恐怕临清变乱的惨剧,会在京都重现。”不久,辽东税使高淮诬告山海同知罗大器,李颐再次上疏说:“ 宫内宦官和外任官吏,起初并没有统领关系。辽阳的矿税,与蓟门有什么关系?假若都效法高淮的所作所为,有关官吏将没有幸存者。皇上奉受天命的权力,统治天下,现在却完全落入宦官小人之手,早上上奏下午答复,如同回声的应和。纵使所弹劾的人应当治罪,尚且没有什么名义,何况无罪,被暴虐地摧残。”皇上都没有答复。李颐居官镇守十年,威望大增。宦官惧怕李颐清廉正直,京都附近的百姓稍稍安宁。万历二十九年(1601日,以工部右侍郎之职替代刘东星管理河道。建议在上游修筑决口,在下游疏浚原来的河道,作长远打算。两个月后,因劳累去世。追赠兵部尚书。李颐任职三十多年,乘破车骑瘦马,穿布衣吃蔬食。初为御史时,带头请求在文庙祭祀胡居仁,意见没有施行。看见胡居仁远代子孙胡希祖年幼且贫困,就将女儿许配给他,并留在家中抚养。
相关阅读
1 《明史·陈幼学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万二千石以备荒,垦莱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百三十余顷以赋民。里妇不能纺者,授纺 【查看全文】
2 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杨继盛传》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嘉靖二十六年,登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召改兵部员外郎。俺答①躏京师,咸宁侯仇鸾以勤王故,有宠,帝命鸾为大将军,倚以办寇;鸾中情怯,畏寇甚,方 【查看全文】
3 刘玉,字咸栗,万安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刘玉传》刘玉,字咸栗,万安人。祖广衡,永乐末进士。正统间,以刑部郎中出修浙江荒政,积粟数百万,督治陂塘为旱涝备。景泰初历左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请遇灾伤毋俟勘报即除其赋庶有司不 【查看全文】
4 《明史·杨继宗传》阅读答案与翻译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天顺初进士,授刑部主事,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大兴社学。 【查看全文】
5 《明史 汪应轸传》阅读答案与翻译汪应轸,字子宿。少有志操。正德十四年,诏将南巡。应轸抗言:自下诏以来,臣民旁皇,莫有固志。临清以南,率弃业罢市,逃窜山谷。苟不即收成命,恐变生不测。昔谷永谏汉成帝, 【查看全文】
6 《明史·王洽传》阅读答案与翻译王洽,字和仲,临邑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历知东光任丘服阕补长垣洽仪表颀伟危坐堂上吏民望之若神明其廉能为一方最擢吏部稽勋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天启初,诸贤汇进,洽有力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