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潜,范阳涿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0-01-03
① 卢潜,范阳涿人也。容貌瑰伟,善言谈,少有成人志尚。世宗引为大将军西阁祭酒,转中外府中兵参军,机事强济,为世宗所知,言其终可大用。王思政见获于颍川,世宗重其才识。潜曾从容白世宗云:"思政不能死节,何足可重!"世宗谓左右曰:"我有卢潜,便是更得一王思政。"天保初,除中书舍人,以奏事忤旨免。寻除左民郎中,坐讥议魏书,与王松年、李庶等俱被禁止。会清河王岳将救江陵,特赦潜以为岳行台郎。还,迁中书侍郎,寻迁黄门侍郎。黄门郑子默奏言,潜从清河王南讨,清河王令潜说梁将侯瑱,大纳赂遗,还不奏闻。显祖杖潜一百,仍截其须,左迁魏尹丞。
②肃宗作相以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先是梁将王琳为陈兵所败拥其主萧庄归寿阳朝廷以琳为扬州刺史敕潜与琳为南讨经略琳部曲义故多在扬州与陈寇邻接。潜辑谐内外,甚得边俗之和。陈秦、谯二州刺史王奉国、合州刺史周令珍前后入寇,潜辄破平之,以功加散骑常侍。王琳锐意图南,潜以为时事未可。属陈遣移书至寿阳,请与国家和好。潜为奏闻,仍上启且愿息兵。依所请。由是与琳有隙,更相表列。世祖追琳入京,除潜扬州刺史,领行台尚书。
③潜在淮南十三年,任总军民,大树风绩,甚为陈人所惮。陈主与其边将书云:"卢潜犹在寿阳,闻其何当还北,此虏不死,方为国患,卿宜深备之。"显祖初平淮南,给十年优复。年满之后,逮天统、武平中,征税烦杂。又高元海执政,断渔猎,人家无以自资。由是百姓骚扰,切齿嗟怨。潜随事抚慰,兼行权略,故得宁靖。
④武平三年,征为五兵尚书。扬州吏民以潜戒断酒肉,笃信释氏,大设僧会,以香华缘道,流涕送之。潜叹曰:"正恐不久复来耳。"至邺未几,陈将吴明彻渡江侵掠,复以潜为扬州道行台尚书。五年,与王琳等同陷。寻死建业,年五十七,其家购尸归葬。
(节选自《北齐书•第四十二卷•列传第三十四》,有删节)
4.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坐讥议魏书          坐:因……犯罪   
B. 王琳锐意图南     图:谋划
C. 逮天统、武平中      逮:捉拿   
D. 领行台尚书       领:兼任
5. 对文章②处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肃宗作相∕以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先是梁将王琳∕为陈兵所败∕拥其主萧庄归寿阳∕朝廷以琳为扬州刺史∕敕潜与琳为南讨∕经略琳部曲义故多在扬州∕与陈寇邻接∕
B. 肃宗作相∕以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先是梁将王琳为陈兵所败∕拥其主萧庄归寿阳∕朝廷以琳为扬州刺史∕敕潜与琳为南讨经略∕琳部曲义故多在扬州∕与陈寇邻接∕
C. 肃宗作相∕以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先是梁将王琳∕为陈兵所败∕拥其主萧庄归寿阳∕朝廷以琳为扬州刺史敕潜∕与琳为南讨经略∕琳部曲义故多在扬州∕与陈寇邻接∕
D. 肃宗作相∕以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先是梁将王琳为陈兵所败∕拥其主萧庄∕归寿阳朝廷∕以琳为扬州刺史∕敕潜与琳为南讨经略∕琳部曲义故多∕在扬州与陈寇邻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卢潜精明能干。他被世宗信任,被认为能够担当重任,成就一番事业。他在淮南任职十三年,总揽军政大权,政绩卓著。
B. 卢潜仕途坎坷。他曾因为奏事触犯皇上被免官,还曾被郑子墨告发而遭受杖刑、降职等处分。
C. 卢潜长于治边。在扬州任上,曾多次打退陈国的进攻。陈国人对他非常忌惮,陈国的君主在信中明确表明他是陈国的大患。
D. 卢潜深受百姓爱戴。淮南刚平定时,卢潜免除十年的租税和徭役,十年后针对苛捐杂税及高元海的苛政,安抚百姓,地方宁靖。
7.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潜曾从容白世宗云:“思政不能死节,何足可重!”
(2) 潜辄破平之,以功加散骑常侍。
(3) 卢潜犹在寿阳,闻其何当还北,此虏不死, 方为国患,卿宜深备之。


4. C    5. B    6. D 
7. (1)卢潜曾劝说世宗:“王思政不能以死殉节,有什么值得看重呢!”
(2)卢潜都击退他们,因战功加授散骑常侍。
(3)卢潜仍驻守在寿阳,要打探他什么时候回朝,这个家伙一日不死,就是国家的祸患,你要对他加强戒备。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C项,“逮”,结合“天统、武平”分析可知,译为等到。句意:到了天统、武平年间。故选C。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道行台左丞”是官职名,不能断开,排除A项、C项。结合动词“拥”“归”等,“多”修饰“在扬州”,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D项。句意:肃宗任丞相时,任命卢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早先梁将王琳被陈兵打败,拥戴皇帝萧庄归顺寿阳(北齐),朝廷任命王琳为扬州刺史,令卢潜和王琳为南讨经。王琳部下的亲朋故旧很多都在扬州,和陈接壤。故选B。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 项,“卢潜免除十年的租税和徭役”错误。结合文本内容“显祖初平淮南,给十年优复。年满之后,逮天统、武平中,征税烦杂。又高元海执政,断渔猎,人家无以自资。由是百姓骚扰,切齿嗟怨。潜随事抚慰,兼行权,故得宁靖”分析可知,是显祖刚平定淮南时,免除了十年的租税和徭役。故选D。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1)“白”,劝说;“死”,为……而死;“足”,值得;“重”,看重。(2)“之”,代词,他;“以”,介词,因为;“加”,加授。(3)“犹”,仍;“其”,代词,他;“此”,代词,这;“患”,祸患;“备”,戒备、防备;“之”,代词,他。

参考译文:
卢潜,范阳涿县人。卢潜长得魁梧俊美,擅长言辞,小时候就有大人的志向。世宗引荐他为大将军西阁祭酒,改任中外府中兵参军,精明干练非常得力,深得世宗信任,认为他终究可以担当大任。王思政在颍川被捉获,世宗很看重他的才能。卢潜曾劝说世宗:“王思政不能以死殉节,有什么值得看重呢!”世宗对左右说:“我有了卢潜,等于又得了一个王思政。”天保初年,任中书舍人,因为奏事触犯了皇上的旨意被免官。不久又任左民郎中,由于议论指责《魏书》,和王松年、李庶等人一起被拘禁。当时清河王高岳准备救援江陵,特地赦免了卢潜并任命为高岳行台郎。回来后,升任中书侍郎,不久又改任黄门侍郎。黄门郑子默向皇上告发说,卢潜跟着清河王高岳讨伐南方时,命他去游说梁将侯瑱,收受了梁的贿赂,回来时也不向皇上报告。显祖将卢潜杖责一百,截断胡须,贬为魏尹丞。
肃宗任丞相时,任命卢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早先梁将王琳被陈兵打败,拥戴皇帝萧庄归顺寿阳(北齐),朝廷任命王琳为扬州刺史,令卢潜和王琳为南讨经。王琳部下的亲朋故旧很多都在扬州,和陈接壤。卢潜安抚内外,实现了边境风俗的和谐。陈朝秦州、谯州刺史王奉国,合州刺史周令珍先后入侵,卢潜都击退他们,因战功加授散骑常侍。王琳决心进攻南方,卢潜认为时机还不成熟。陈朝派人到寿阳送信,请求和北齐通好。卢潜替他奏明朝廷,说对方愿意休兵罢战,皇上答应了这一请求。因此和王琳产生了矛盾,互相上表攻击。世祖令王琳入京,任卢潜为扬州刺史,兼任行台尚书。
卢潜在淮南任职十三年,总揽军政大权,非常有成绩,陈朝对他很害怕。陈主在写给边关守将的信中说:“卢潜仍驻守在寿阳,要打探他什么时候回朝,这个家伙一日不死,就是国家的祸患,你要对他加强戒备。”显祖刚平定淮南时,免除了十年的租税和徭役。十年之后,到了天统、武平年间,各种税收非常繁杂。再加上高元海执政时,禁止百姓捕鱼打猎,百姓没有了生活来源。由此百姓骚动,怨恨之极,卢潜逐事安抚民众,并利用计谋加以调和,江淮地区才得以平安无事。
武平三年,入朝任五兵尚书。扬州的官员百姓因为卢潜信奉佛教,戒了酒肉,就举办了大规模的僧会,用香花装饰在道路两旁,痛哭流涕地为他送行。卢潜叹惜说:“恐怕时间不长我就又回来了。”到达邺都不久,陈将吴明彻渡过长江侵掠,朝廷又任命卢潜为扬州道行台尚书。五年,和王琳等人同时被俘。不久死在建业,时年五十七岁,他的家人买出他的尸体运回北方安葬。


相关阅读
1 王绂传翻译赏析_王绂传原文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于诗歌,喜书法,所画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因犯法而罚戍朔州。永乐初,被推荐,以其善书法而供职文渊阁。此后,任中书舍人。 绂在未做官 【查看全文】

2 戚继光传翻译赏析_戚继光传原文

戚继光,字元敬,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父亲戚景通,曾升迁为都指挥,署理大宁都司,后进京执掌神机营,颇有操行。戚继光幼时即风流潇洒、气宇不凡。家里较为贫寒,但戚继光喜 【查看全文】

3 朱异传翻译赏析_朱异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朱异字彦和,是吴郡钱塘人。父亲名巽,由于为人忠义节烈而著名,官职做到南齐江夏王参军、吴平县令。 朱异刚几岁的时候,外祖父顾欢拍着朱异对他的祖父朱昭之说:这个孩子不是 【查看全文】

4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以父任入官。丁母忧,哀毁骨立。既葬,朝夕哭墓侧。念父之鳏且疾,七年不调,跬步不忍离左右。父死,绍兴二十三年始登进士第。 金主亮①修汴,已 【查看全文】

5 姚希孟传翻译赏析_姚希孟传原文

姚希孟,字孟长,吴县人。出生十个月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文氏立志养育他。年纪稍大点,与舅舅文震孟同学,同时享有名气。考中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进士,改任庶吉士。座主韩火广 【查看全文】

6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阅读答案与翻译-《廖永忠传》

廖永忠传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 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