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黔娄先生死③,曾参与门人来吊,问曰:“先生终,何以谥?”妻曰:“以‘康’。”参曰:“先生存时,食不充遏,衣不盖形,死则手足不敛,傍无酒肉。生不美死不荣何乐而谥为康哉。”妻曰:“昔先生国君用为相,辞不受,是有余贵也。君馈粟三十钟④,辞不纳,是有余富也。先生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得仁,求义得义,谥之以康,不亦宜乎。”方子,韦布之士⑤,生称高尚,死谥玄英,其梗概大节,庶几乎黔娄者耶!
(辛文房《唐才子传•方干》有删改)
【注】:①蓄:保存。②比喻科举及第。③黔娄:春秋时齐国的贤士。④钟:中国古代计量单位。⑤指平民。
1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一见干器之( ) (2)辄造主人( )
(3)门人相与论德谋迹 ( ) (4)不汲汲于富贵( )
18. 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2处)
生 不 美 死 不 荣 何 乐 而 谥 为 康 哉
19.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公嘉其操,将荐于朝。
(2)昔先生国君用为相,辞不受,是有余贵也。君馈粟三十钟,辞不纳,是有余富也。
20. 结合文章分析,方干是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7. (1). 器重 (2). 拜访 (3). 共同 (4). 急切地追求
18. .生 不 美/ 死 不 荣 /何 乐 而 谥 为 康 哉
19. (1)王公赞许他的操守,要推荐他到朝廷(做官)。
(2)从前先生的国君任用他做相国,先生推辞不接受,这说明他有多余的尊位啊。国君馈赠给他三十钟粟,他也推辞不接受,这说明他有多余的财富啊。
20. 散漫粗疏,对功名无所追求,心地纯洁,性格洒脱。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①句意为:一见方干就很看重他。器,器重。②句意为:他就拜访主人。造,拜访。③句意为:他的门人一起讨论他的德行和事迹。相与,共同。④句意为:对富有显贵的日子也不去匆忙追求。汲汲,急切地追求。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根据句意“活着没过上好日子,死后也不显荣,为什么愿意取谥号为‘康’呢?”可知应划分为:生不美/死不荣/何乐而谥为康哉。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句重点词语有:嘉,赞许。②句重点词语有:贺,恭贺。折桂,因桂树叶碧绿油润,我国古代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古时科举考试正处在秋季,恰逢桂花开的时候,故借喻高中状元。③句重点词语有:辞,推辞。
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由文中“幼有清才,散拙无营务”“方子,韦布之士,生称高尚,死谥玄英,其梗概大节,庶几乎黔娄者耶”可以知道方干是这样一个人:散漫粗疏、气概刚强、节义高尚、性格洒脱、对功名无所追求。
选自《唐才子传•方干》 作者:辛文房 年代:元
参考译文:
方干,字雄飞,桐庐县人。幼年有清俊之才,(为人)散淡粗疏没有做什么事。大中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没有考中,隐居在镜湖中。湖的北面有间茅草屋,湖的西面有个松岛。每当风清月明之时,(他就)带着小儿和邻居老人,撑一只轻便的小船往返于茅屋与松岛之间,使自己一向淡泊的心非常惬意。他家境贫苦,存有一把古琴,(常)漫步吟诗、醉酒而卧来自娱自乐。徐凝当初有(很高的)诗名,一见方干就很看重他,于是与他互相成为师友,徐凝便教方干作格律诗。大夫王廉到浙东问政,按照礼节邀请方干到来,赞许他的操守,要推荐他到朝廷,委托吴融草拟奏表。过了一段时日,王廉因病逝世,事情最终没有办成。浙中只要有园林名胜,他就拜访主人,题留的诗几乎遍布那些园林。当初李频向方干学习做诗,李频考中进士,诗 僧清越向方干祝贺道:“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咸通末年(方干)去世。他的门人一起讨论他的德行和事迹,确定谥号为玄英。
古时黔娄先生去世,曾参与他的门人来慰问,问道:“先生去世,用什么做他的谥号?”他的妻子说:“用‘康’。”曾参说:“先生活着的时候,食不充 裕,衣不蔽体,死后连手脚都没有盖上,旁边也没有酒肉。活着没过上好日子,死后也不显荣,为什么愿意取谥号为‘康’呢?”他的妻子说:“从前先生的国君任用他做相国,先生推辞不接受,这说明他有多余的尊位啊。国君馈赠给他三十钟粟,他也推辞不接受,这说明他有多余的财富啊。先生对天下最淡的味道也感到甜美,对天下最卑微的地位也感到安适,对贫穷低贱的生活不忧心忡忡,对富有显贵的日子也不去匆忙追求。想要仁就得到了仁,想要义就得到了义,用‘康’作为他的谥号,不也很恰当吗?”方干是一介布衣,活着时品行高尚被人称道,死后谥号玄英,他刚强的气概、高尚的节义,差不多是黔娄一类的人啊!
相关阅读
1 朱异传翻译赏析_朱异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朱异字彦和,是吴郡钱塘人。父亲名巽,由于为人忠义节烈而著名,官职做到南齐江夏王参军、吴平县令。 朱异刚几岁的时候,外祖父顾欢拍着朱异对他的祖父朱昭之说:这个孩子不是 【查看全文】
2 姚希孟传翻译赏析_姚希孟传原文姚希孟,字孟长,吴县人。出生十个月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文氏立志养育他。年纪稍大点,与舅舅文震孟同学,同时享有名气。考中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进士,改任庶吉士。座主韩火广 【查看全文】
3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阅读答案与翻译-《廖永忠传》廖永忠传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 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敌 【查看全文】
4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以父任入官。丁母忧,哀毁骨立。既葬,朝夕哭墓侧。念父之鳏且疾,七年不调,跬步不忍离左右。父死,绍兴二十三年始登进士第。 金主亮①修汴,已 【查看全文】
5 戚继光传翻译赏析_戚继光传原文戚继光,字元敬,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父亲戚景通,曾升迁为都指挥,署理大宁都司,后进京执掌神机营,颇有操行。戚继光幼时即风流潇洒、气宇不凡。家里较为贫寒,但戚继光喜 【查看全文】
6 王绂传翻译赏析_王绂传原文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于诗歌,喜书法,所画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因犯法而罚戍朔州。永乐初,被推荐,以其善书法而供职文渊阁。此后,任中书舍人。 绂在未做官 【查看全文】